醫療常識★暈針怎麼辦?專家教「做這表情」有效預防暈針又減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暈針怎麼辦?專家教「做這表情」有效預防暈針又減痛

你打針會暈針嗎?你知道暈針是什麼嗎?近期逢校園大規模開打流感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之際,以及先前的Covid-19新冠疫苗,在打完疫苗都會被醫護人員要求需坐下15分鐘,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能離開,這樣的做法除了預防急性藥物過敏之外,還因考量有些人會出現暈針現象。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其實暈針就是身體怕打針的生理反應,也叫做「針頭恐懼症」(needle phobia)。有人光看見針頭就暈,就算連針打在別人身上也暈,在抽血檢驗或是中醫針灸也時有所聞。根據美國研究統計,約有1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因為討厭針頭、懼怕打針。

什麼是暈針?有哪些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壓力會引起複雜的身心症狀,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心理有所緊張不安,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戰」或「逃」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導致出現暈針情形,常見誘發原因如下:

  • 心跳變慢
  • 血壓急速下降
  • 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
  • 失去意識

有的暈針還伴隨發生前驅症狀,例如噁心、冒汗或臉色蒼白。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出現疑似暈針情形,應盡可能避免倒下時造成外傷,可嘗試坐下或平躺休息,設法緩解緊張,若症狀持續,應儘快送醫。

是暈針還是過敏性休克?
打針後瞬間失去意識,也可能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發作。過敏性休克多半是藥物或食物引起,多半在給藥或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而暈針通常是打針完5分鐘內發作。此外,9成過敏性休克會伴隨皮膚癢疹、面部水腫或是舌頭、咽喉腫脹等,症狀還包括心跳加速、血壓急遽下降。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送醫,否則會危及生命。

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疫苗接種後,應在觀察區休息至少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如果曾經發生疫苗過敏的人,由於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則建議至少觀察30分鐘再離開。

暈針如何預防?
想要預防暈針,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或是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都有助放鬆心情。然而,對於接種有負面經驗,曾經發生過昏厥、害怕打針以及有焦慮疾患病史者,均屬於接種後壓力相關反應的高風險族群。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以下方法,有助減低施打疫苗的疼痛與恐懼:

1. 接種前,告知醫療人員:若是高風險族群接種,建議有親友陪同前往,事先告知接種站或醫療機構自身狀況,協助安排合宜的場地,可以有獨立隱密空間,避免等待時間過久,或直接目睹其他人接種。

2. 等待時,不要緊盯著施打者的一舉一動:找人聊其他話題,找點事做,分散注意力。

3. 接種時,做鬼臉或微笑:有研究發現,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透過牽動臉部肌肉,改善受試者對打針的體驗,減輕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4. 周遭的人別說「打針不會痛」:聽到針頭、疼痛等字眼,非但不會和緩焦慮,反而使接種者更緊張,導致肌肉緊繃,注射時反而會更痛;也不要說「這沒什麼好怕」,企圖淡化、否定他的感覺。可以這麼說:「有人感覺像被戳到,有人覺得像被掐住,每個人感受不同,但通常很快就過去了。」允許他有自己的感覺,營造支持的氛圍,接納尊重他的恐懼。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暈針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後遺症,只有對疫苗施打相關事項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才能降低對於接種的恐懼。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慧型手機。醫院眼科主任李麗教授介紹: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

閱讀詳情 »

「液體黃金」 乳酪的工業化在一九一二年起步。就在這年,三十八歲的詹姆士.李維士.卡夫(James Lewis Kraft)發現了他的天職。卡夫是芝加哥的攤販,每日天未亮就到市中心的市場去批發昂貴、高品質且甚受顧客喜愛的乳酪,用馬車載著傳統的巧達乳酪去雜貨店賣。他的生意很好,不過有個問題,就是乳酪常壞...

閱讀詳情 »

「消費者渴望的相同鹹味」 這並非金寶湯(Campell)第一次惹上與鹽分相關的麻煩。過去幾年來,該公司的習慣已經引來一些問題。八〇年代末,金寶湯的策略想打出營養牌,推銷新的低脂湯品,聯邦交易委員會卻出面干預,指控它廣告不實──新產品當中仍含有大量的鹽分,而最後金寶湯同意在廣告中明列出鹽量,達成和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