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胃痛要吃胃藥嗎?胃藥副作用與服用注意事項?正確服用對胃無負擔!

胃痛要吃胃藥嗎?胃藥副作用與服用注意事項?正確服用對胃無負擔!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許多人習慣在醫療院所看診後會詢問醫師是否有開立胃藥?但是,真的有需要嗎?主管機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說到:其實大部分藥品只要正確服用,並不會對胃產生負擔! 許多胃藥為非處方藥,應諮詢藥師謹慎服用,否則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通常較容易引起胃部副作用的藥品主要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部分的抗生素,只要依照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大多沒有問題。但一般人若無需要、卻長期服用胃藥,可能導致體內離子濃度異常、胃內酸鹼值偏高,造成胃部的保護機制被破壞而增加感染風險,長期下來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隨著飲食習慣西化與生活壓力等因素,越來越多人有胃酸或胃潰瘍等問題,許多胃藥也由處方藥改為非處方藥,民眾現在已可在藥局諮詢藥師後,取得適合自己的胃藥。

在胃痛的時候,民眾經常會到藥局自行購買胃藥,然而,胃藥有哪些類別?服用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常見治療胃病的三大類藥品,包括:制胃酸、胃黏膜保護劑、局部麻醉劑 第一類抑制胃酸藥品:又可細分為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與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1、制酸劑:常見劑型有錠劑、散劑、或是懸液劑等型態。主要是碳酸氫鈉或是鎂、鋁、鈣的鹽類化合物,功能為中和胃酸,因其作用時間短,常隨餐或飯後使用。需注意的是,碳酸氫鈉易有脹氣的副作用,含鎂成分則易造成腹瀉,含鋁則會有便秘的副作用,因此目前的制酸劑多是複方型態。此外,某些抗生素或藥品容易與制酸劑中的離子產生交互作用,服用前應詳閱說明書或請教藥師、醫師。

2、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可減少胃酸分泌,常做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的第一線用藥,或服用制酸劑無法緩解不適時,通常一天需要服用兩次。

3、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目前減少胃酸的最佳藥品,由於這類藥品作用效果長,一天只需要服用一顆即可,建議在第一餐前空腹服用。此類藥品常為特殊劑型,如要剝半或磨粉,需諮詢藥師是否可行。

小提醒:抑制胃酸藥品不建議長期服用,否則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此外,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長期服用也可能增加骨折風險,應遵從醫師與藥師建議服用。

第二類胃黏膜保護劑:俗稱的胃乳,能在胃壁形成保護膜,產生物理性屏障,保護潰瘍部位不受到胃酸影響,另也有部分成分具中和胃酸作用。建議服用時間為飯前。

第三類局部麻醉劑:主要作用為麻醉胃部、抑制疼痛,但沒有抑制胃酸作用。注意不可咀嚼使用,可能會造成口腔麻木感。

食藥署提醒:胃部不適的原因很多,不全然是因為胃酸而引起的,若經醫生診斷需要服用抑制胃酸等藥品,應遵照醫囑服用,若連續使用數日後仍未能獲得改善,應再次就診確認身體狀況。

推薦閱讀:

你是「胃弱」候選人嗎?這3種食物要多吃!

胃食道逆流7大成因 營養師教你10招改善不適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記者魏思霖/高雄報導】 黃明昭局長檢視業者監錄回放畫面,確保業者及民眾落實防疫作為   因應COVID-19社區傳播風險升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10年5月12日起至6月8日提升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身為市府防疫團隊一員的警察局對於防疫工作更責無旁貸,本(12)日由黃局長召集相關業務單位,依據...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再宣布新增16例本土案例,1例感染源待釐清,其中宜蘭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群聚案再新增3例確診案例,目前已達8例。今日新增案例分別為案1216以及案1231、案1232。陳時中也公布最新足跡,確診者主要出入場所,包括宜蘭羅東百家樂遊藝場、三媽臭臭鍋羅東中山店、位於...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不停升溫,今(12)日再新增16例,台北市府今日下午15時30分針對最新疫情狀況召開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台北市進入防疫準三階段,其中包括台北市府6月8日前主辦的活動全部取消、市府大樓明(13)日起實行實名制、機關同仁啟動異地辦公的機制。近日北市疫情爆發,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15時30...

閱讀詳情 »

今(12)日本土再新增16例,為因應疫情不停升溫,新竹縣政府今下午召開防疫會議,為防疫提前建立防線。新竹縣楊文科縣長表示,新竹縣政府及各附屬機關已做好分區辦公準備。今(12)日本土再新增16例本土感染,新竹縣政府於今日下午召開防疫會議,超前部署為防疫做準備。楊文科縣長指示,一旦中央宣布疫情警戒達三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