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暑假孩子一直沈溺線上遊戲? 當心引發電玩成癮

暑假孩子一直沈溺線上遊戲? 當心引發電玩成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的孩子也有沈溺於電玩的傾向嗎?小心若無法控制,恐怕就是所謂的成癮行為。安南醫院精神科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表示,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若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則稱為電玩成癮;若迷戀網路,則叫網路成癮,長期下來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也可能使社交生活造成影響。

人際關係較困難者 成癮現象機率高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電玩成癮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中,症狀包括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等現象。王文隆醫師解釋,許多研究證實,若在人際關係上較為困難者,或屬於個性內向、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就容易出現成癮現象。

成癮成因錯綜複雜 必要時應尋求醫師協助

王文隆醫師進一步說明,導致成癮的成因,大多有心理與社會上錯縱複雜原因,因此在治療上,得透過了解深層及複雜病理機制,從中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以精神科常見療法中,分為認知及行為療法,前者是透過病人認知上引導其逐漸察覺過度依賴及沈迷於電玩會造成那些負面影響,至於後者則是希望讓自身注意到自己已經戴有色眼鏡,進而改善認知扭曲問題。

別輕忽成癮現象 嚴重恐影響日常生活 

現在正值暑假時期,家長們應特別留意,並正視電玩成癮的嚴重性,若發現自身或親朋好友恐有類似情況出現時,就應盡速至精神科求助。王文隆醫師呼籲,若未及早治療,恐會使病情日益嚴重,衍生包括網路成癮、自閉行為等其他成癮現象,甚至影響身體、心理、家庭、社會等層面,不得輕忽嚴重性。

【延伸閱讀】

科技輪椅大不同 行動不便長輩買菜、接孫子更順心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本人圖來源百度知道) 可能是肝火旺的緣故吧,從小一上火就很容易口腔潰瘍,這看起來小小不起眼的毛病,一旦發作可真是要命,有一次甚至半夜把我給疼醒了,只要一潰瘍根本就別想享受美食,嚴重時一日三餐都是問題,為了根治各種各樣的噴劑、貼片、維生素丸、牙膏用了不計其數,但也都只是一時之...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藥王孫思邈的 13 個養生秘笈  據新唐書載,孫思邈他出生於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因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當時百姓都大多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指出,針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民眾,多半會建議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但根據103年基隆市的資料顯示,有高達4成的民眾拒絕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實,糞便潛血陽性指的是腸道出血,造成原因包括腫瘤、息肉、痔瘡、缸裂、發炎、潰瘍、憩室、血管異常等,而統計資料顯示,糞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思筠,今年8歲,就讀國小2年級,各方面表現優異,思筠媽媽驕傲的說,思筠不僅功課好,今年得到第8個獎學金了,平時熱愛舞蹈,已順利走過近5年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她們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跟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一樣。 媽媽回憶說,思筠3歲半時,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