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暑假孩童出遊多留意 減少事故傷害發生

暑假孩童出遊多留意 減少事故傷害發生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正值暑假期間,許多小朋友、年輕人都喜歡呼朋引伴四處遊玩,根據統計,到六月底,發生溺水、跌倒等事故傷害已造成兒少11死33傷;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指出,光過去一年期間,一般外傷就醫的兒少比例就佔52.9%,其次則是跌倒和墜落佔47.7%比例,且學齡時期發生溺水經驗,佔八成的時間點就是出現在暑假期間,不得輕忽嚴重性。

尤其隨著天氣炎熱,許多兒少都會選擇到游泳池,甚至是危險水域游泳,根據兒盟調查,約6.9%的兒少表示都曾有溺水的經驗;黃韻璇指出,要能保障兒少戲水安全,建議應在成人陪同下戲水,並一起規劃出遊行程,若仍無法避免安排水上活動,父母應多點提醒,正確教育孩子觀念,避免遺憾發生。

另外,位居兒少死亡率首位的就是交通事故傷害,根據調查發現,約一成七的兒少就都發生過嚴重的交通事故傷害,發生的原因多以搭乘汽機車比例最高;黃韻璇說,除了必備的安全帽外,也應養成坐安全椅和須坐後座的習慣,不管兒少或是家長都應加強交通安全,相關單位也應加強取締和宣導。

暑假還有一個多月,除了家長應好好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最重要出門遊玩時,要注意不要在禁止戲水的水域戲水,且最好有成人陪伴,若是搭乘汽機車等,也應遵守交通規則;黃韻璇提醒,包括居家安全環境,家長們也應避免獨留幼童在家,以免發生危險,多點留意和警覺,教導孩子正確安全觀念,就能避免意外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4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天氣變化大,導致動、靜脈阻塞等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彰化秀傳醫院急診部部長黃炳文指出,尤其是年齡層較高的民眾要當心,若攝取的水分不足,可能會使血紅素增加,導致血管阻塞,好發小中風。小中風的主要症狀,包括嘴歪眼斜、說話不清楚,嚴重甚至會出現嘔吐、昏迷等症狀;黃炳文說,小中風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為抑制腸病毒71型病程轉化快速,高雄榮總團隊研究發現,透過早期心臟病用藥六甲溴銨,能有效幫助患者降低病情快速惡化;高榮兒科醫學部部長謝凱生指出,六甲溴銨是交感神經阻斷劑,能減少兒茶酚胺急性過度釋放,防止患者演變成急性心臟衰竭等重症。腸病毒71型重症會使患者在幾個小時內就失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一名八歲小男童,已出現慢性咳嗽長達半年,媽媽甚為憂心,進一步就醫,才被診斷出是妥瑞氏症惹禍;所幸經由對症治療,病況才獲緩解。日前一名8歲小男孩慢性咳嗽超過半年,跟媽媽到醫院看診,醫師一邊聽著母親的陳述,一邊觀察到小男孩在問診時不斷插嘴打斷大人的談話,不時發出清喉嚨的聲音以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還認為保肝藥有保肝的功效嗎?小心亂服用,恐造成肝臟負擔;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多數人總對保肝藥有錯誤期待,其實爆肝主要是因太勞累導致自主神經失調,才促使輕微肝功能指數升高等,不一定是肝病,只要多休息即可。肝臟具有解毒功能,能幫助人體分解藥物、毒素等,若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