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暖「心」過冬 長者必作4件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暖「心」過冬 長者必作4件事

氣溫直直落,減少心臟血管疾病風險,保暖防寒要做好!當氣溫降低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根據健康署102年委託研究結果發現,冬天因心血管疾病就醫比率增加約1~2成,應謹慎注意天冷影響!

早上8~-9點後、晚餐隔1個小時再運動

早起運動要注意!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肺癌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早上8~-9點以後等太陽露臉再出門運動,晚餐後也應至少隔1個小時再運動。

無痛性的心肌缺氧 冒冷汗、嘔吐要注意

健康署提醒民眾,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進而延遲就醫時間,因此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減少誘發心臟病4措施:

1) 隨手添衣暖身心/

今年冬天冷熱交替頻繁,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床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出門採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的衣物。

2)  早起運動曬太陽/

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對於高危險群,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

3) 規律服藥天天量血壓/

提醒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4) 注意徵兆搶時間/

台大醫院醫師王宗道表示,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另外更年期女性民眾,心肌梗塞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的症狀,民眾不易分辨,如有上述症狀時,也應該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這6個部位出汗,很危險! 99%的人都不知道!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

閱讀詳情 »

海苔味道鮮美,深受許多孩子女性的喜愛。很多人把海苔當做零食來食用,可是你知道海苔吃多了會怎麼樣嗎? 紫菜烤熟之後質地脆嫩,入口即化,特別是經過調味處理之後,添加了油脂、鹽和其他調料,就搖身變成了特別美味的“海苔”了。海苔濃縮了紫菜當中的各種B族維生素,特別是核黃素和尼克酸的含...

閱讀詳情 »

味精、醬油、雞精的真相,為了健康,花幾分鐘看看→ 味精、雞精是常用調味品,你在外面餐館吃得“鮮美”,多半也離不開她們的功勞。但記住,可不是什麼菜都可以放味精哦~  扒皮,味精君!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水解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鮮味,這就是味精之...

閱讀詳情 »

5個最髒的生活習慣.....你不能不知 一些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一些壞的生活習慣也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不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生活中最髒的5大習慣和8大不健康習慣。 五大生活中最髒的習慣 1、睡覺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