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暖冬還是要進補? 燥熱體質應斟酌

暖冬還是要進補? 燥熱體質應斟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天裡,民眾喜歡全家大小一起吃薑母鴨、麻油雞,團圓兼進補,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進補對於體質虛寒者較為合適,燥熱體質者可要斟酌,也建議冬天天氣冷時儘量要「早睡晚起」,尤其是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

冬季不冷 進補次數要減少

今年冬天至今的情況不同於往年,沒有冷氣團來襲時氣溫頗高,冷氣團發威時在1、2天內溫度就驟降好幾度,所以,進補的次數要減少,甚至進補的中藥材份量也要比往年少,以免天氣回暖時因為進補過頭而有火氣大的情況出現。

溫熱補法適合體質虛寒者

冬季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補,一般常見的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十全大補湯等都屬於溫熱補法,最適合體質虛寒、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但是體質燥熱的人就不適合,若硬是要進補就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口唇破、牙齦腫痛、流鼻血及失眠等火氣大的症狀。

腸胃不好者進補要適量

張煒東醫師指出,腸胃功能差的人進補時要適量,因為有些中藥較滋膩難消化,而且藥膳中含有大量的肉類和油脂,對於腸胃較差的人,可能會胃腸悶脹、難消化。另外,正好感冒或發炎的人也不適宜進補,否則會出現咽喉痛或口乾舌燥等讓感冒症狀加重的狀況。

慢性疾病患者不適合進補

患有高血壓、痛風、高血脂、肝硬化等慢性病者也不適合進補,若想進補就應避免吃到動物內臟或過多的肉類,並且只能少量進補。尤其是高血壓的人,不可吃太溫補中藥,並要注意鹽分的攝取,以免血壓升高。在飲食上,可多選用入腎的食材,如羊肉、核桃、黑芝麻等。

冬季生活作息要避寒

根據古人經驗,冬天的生活作息要避寒,尤其是老人家或慢性疾病與抵抗力差的人,在戶外氣溫低時,盡量待在室內,室內可以使用電暖器等電器讓室內溫度維持穩定,氣候不穩定時傳染疾病多,少去公共場合。 

早睡晚起 動動身再下床

冬天早上等到氣溫較高時再起床,起床也不要馬上下床,可以在床邊活動,等身體暖和後再下床,即為「早睡晚起」,張煒東醫師提醒,穿著也是採取洋蔥式穿法,還要記得頭部與腳部的保暖,如此可避免受風寒而感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以下圖片來源近日善待動物推出一支宣傳影片,內容相當大膽。影片中有兩對「搭檔」,分別是肉食主義者跟素食主義者兩組男女。在共赴巫山一番雲雨時,「肉食男」早早就繳械投降,穿上了衣服玩起了手機。這個時候,素食組的男女正玩得起勁,還變換了很多不同的招式。肉食組的男性走出房間後,素食組的男女還在翻雲覆雨,樂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小萱,去年9月間,因感冒症狀持續3~5天,而且走路越來越喘;家人雖然有帶她就醫,但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後來突然暈倒、失去意識,緊急送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急診,經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罹患『急性心肌炎』,緊急給予人工葉克膜放置,整個急救過程中,整體心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1名22歲的上班族陳先生,某日晚上洗澡洗到一半,突然覺得右邊「蛋蛋」劇痛,忍了兩小時實在痛得受不了,馬上飛奔到醫院掛急診,檢查後發現,原來陳先生右蛋疼痛,是因「睪丸扭轉」所致。經過緊急開刀手術才把「扭蛋」復位,要是錯失黃金6小時的治療期,恐怕造成睪丸缺血壞死,影響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明明沒有內出血,卻罹患缺鐵性貧血?若是平時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又出現這些情況,可能要留意麩質過敏的可能性。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醫師吳政翰指出,麩質過敏的原因是人體腸道對麥類之中的麩質產生免疫反應,病人除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