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暴飲暴食 恐出現春節胃炎潮

暴飲暴食 恐出現春節胃炎潮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春節連假是返鄉團圓的日子,許多人在連續假期間開始暴飲暴食、大量飲酒或是熬夜到天亮,但是你知道嗎?連續幾天這樣的「不節制」生活,可能導致腸胃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常有「春節後胃炎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暴飲暴食、喝酒加上不規則的生活作息,可能引起腸躁症!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腸躁症一般認為是精神壓力所導致,但是暴飲暴食或是生食與熟食交替食用,也會導致腸道自律神經異常,出現腹瀉或便祕等不平衡的狀態。

周宗翰醫師解釋,春節因連續假期的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嚴重者甚至會伴隨著肌肉痠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特別是過年時,民眾喜愛高油高脂的食物,這時候再加上酒精,就容易導致結腸收縮與腸痙攣而產生腹痛和腹瀉等狀況。

周宗翰醫師進一步說明,五臟六腑的運行具有連動性,突然的暴飲暴食會導致身體無法及時的排除腸胃道的毒素,進而會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受損與自律神經失調,表現在腸胃道的症狀就是腹瀉與便祕。建議可在早上起床時喝杯溫開水,有利把腸道中的廢物排出體外,減少發炎因子;三餐要定時定量,早上不只是需補充食物的陰陽轉化之際,經絡更是循行於大腸經與胃經,此時最好的養生方法是吃早飯。

周宗翰醫師說,春節連假後,常有腸胃疾病的病患前來求診,除了以中醫療法治療外,建議民眾作息盡量正常,三餐正常飲食,才可避免「春節後胃炎潮」。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68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社區爆發,長照機構住民多是慢性病患者,相互間也容易發生群聚,一旦有住民感染危險程度不亞於醫院,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新入住長照機構民眾,必須持有3日內PCR陰性證明才能入住,今日實施。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長照機構住民需要核酸PCR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莫德納疫苗來了!台灣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各界疾呼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27 日公布好消息,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預定28日下午3時5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台灣首批要施打的mRNA新冠疫苗,保護力、副作用一次看!什麼是莫德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曾經前往萬華高風險區域民眾或當地居民,目前在健保卡上都已註記,引起許多反對意見提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強調,註記是讓醫事人員能提高警覺性協助精準醫療判斷,註記將在明(29)日結束。 陳宗彥表示,註記高風險族群,主要是協助醫療機構人員精準判斷,從去年開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攝護腺癌是男人的常見癌症,因為發展病程比較緩慢,有「最友善的癌症」之稱。然而,泌尿科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早期發現、治療,雖然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少數惡性度較大、癌症進展與轉移相當快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判斷是否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4大指標可作為惡性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