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替猝睡症尋美夢 猝睡國際會議在台召開

替猝睡症尋美夢 猝睡國際會議在台召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在台灣,「猝睡症」近幾年來才被醫學界重視,且病人出現嗜睡症狀往往被人忽略、嘲笑,而延誤就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監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表示,這些病人除併發代謝疾病外,甚至出現憂鬱症等情況,患者人生大受影響。

罕病猝睡症 慢性腦部疾病

根據台灣嗜睡症協會,猝睡症是大腦調控睡眠和清醒的機制失靈,引發的一種慢性腦部疾病。症狀包含白天嗜睡、猝倒症、入睡前的幻覺、睡眠麻痺、夜間睡眠障礙等。患者常會白天打瞌睡,晚上又難以入睡,平時甚至會突然肌肉無力,易引發意外。

針對嗜睡症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環境因子都有關係,猝睡症病人通常在青春期 15-25歲之間初次發病。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指出,此疾病盛行率爲0.02 % -0.16 %,相當於全世界每1萬人中,僅2-16人罹患猝睡症。

台灣猝睡症病友 影響人生發展

在台灣,「猝睡症」這個疾病近幾年來才被醫學界所重視。黃玉書表示,主因是該病診斷不易,且因病人得病後,出現嗜睡症狀往往被人忽略且嘲笑,而延誤就醫,最後造成症狀嚴重。此外,猝睡症易併發其他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呼吸中止症,甚至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病人出現憂鬱症,造成病人生活品質變差,甚至影響學業、工作及未來成就。

對此,今(108)年3月30日第二屆亞洲猝睡症及嗜睡症國際會議將與台灣睡眠醫學會第17屆年會一同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國際猝睡症會議 盼尋猝睡症新解方

近年來更有許多研究報導指出,這些嗜睡症狀甚至造成公共安全等問題,值得政府及民眾更加重視。也因為猝睡症是近20年來才發現,其真正的疾病機轉並不完全清楚,所以近年來紛紛有許多研究者專研此病,投入新藥開發。

本屆大會將廣邀亞洲及歐美專家學者參與,會中將討論最新的嗜睡症治療機轉及新藥的臨床運用。黃玉書期許,藉由此次國際會議也希望國內相關學者們及有興趣者共襄盛舉,提升台灣睡眠醫學的國際水準。

參考資料:

第二屆亞洲猝睡症及嗜睡症國際會議

【延伸閱讀】氣喘治療分秒必爭 認證照護機構就醫有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幾乎每個人體內都有肝膽結石,或許很多人只知道膽結石,不知道肝臟內也有結石,也不知道其實很多膽結石的初期就是在肝臟內形成的。 簡單的講,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它是人體的解毒工廠,它的構造極其複雜,所以至今為止,人類無法設計出人造肝臟,它的複雜度僅次於腦組織。所以讓肝臟維持正常功能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健康...

閱讀詳情 »

  是一個道家的奇效秘方,不僅清腸,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臟的毒素!每個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沒有風險副作用。大白菜,以葉為主(少量菜幫)加水煮,不加油鹽,可適量放少許辣椒、花椒或是去皮生薑(生薑皮性寒,姜肉性熱)。每天肚子餓了就吃,連吃三天,不吃別的食物,第三天除了吃白菜葉外可再喝些白菜...

閱讀詳情 »

說到年齡一直都是女性的禁忌,年齡對於女性來說越來越敏感,那是因為青春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場莫大的恩賜,不過身體如果有五大部位有異常的話說明女性正在走向衰老,口臭牙齒長都是衰老的現象。 脊椎 35歲以後,脊椎、腰椎開始退步。女性渴望的S形身材,可不是說你的脊椎要變成S型。脊椎出現了側彎,就會帶來很多疾病。...

閱讀詳情 »

環境污染、電腦輻射、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垃圾,毒素長期在體內堆積,則會引發記憶力減退、面色灰黃、便秘、痔瘡等系統疾病。因此,如何排毒成為不少女性關注的健康話題。其實在我們常吃的蔬菜中,就有不少具有解毒功效。採用蔬菜排毒法,既簡便易行,又無副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1、海帶功效: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