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後一線抗生素失效 台大、榮總解開謎底

最後一線抗生素失效 台大 榮總解開謎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抗克雷伯氏肺炎桿菌」被稱為超級細菌,連最後一線抗生素克痢黴素(colistin)都無效!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具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帶有mgrB及crrB基因突變,有助未來研發新藥。

台大、北榮攜手研究

台大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針對26株「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進行研究,利用基因定序分析發現,國內半數以上的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屬於莢膜型K64,其次為K24及K54。進一步分析細菌脂多醣調控相關基因發現,53.8%的抗藥性菌株帶有mgrB的基因突變,另外有30.8%的菌株帶有crrB基因突變。

年逾4千人 肺炎造成肝膿瘍

台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教授王錦堂指出,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4000人因抗克雷伯氏肺炎導致嚴重肝膿瘍,不僅可以造成院內感染,甚至造成社區感染;然而近年來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逐年增加,使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的治療愈來愈棘手,以往臨多使用第3代頭孢素治療,如今改用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及最後一線藥物克痢黴素治療。

2突變基因 產生抗藥性

王錦堂教授說明,研究發現,突變的mgrB基因是由於無法正常調控下游脂多醣修飾的相關基因,使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的表現量異常增加,而增加脂多醣修飾,並中和細菌膜上的負電荷,對克痢黴素的親和性下降,最終導致抗藥性的產生。

而crrB基因突變同樣會造成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表現量異常增加,進而產生抗藥性,其中crrB的突變必須藉由下游crrC 的基因表現量增加,才能調控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

研發抗藥性抑制劑

王錦堂教授強調,克痢黴素的抗藥性主要是藉由調控子mgrB和crrB的突變,進而增加細菌對脂多醣的修飾造成,透過找出菌株特性及產生抗藥性機制後,有助於未來流行病學的分析,以及研發抗藥性的抑制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65歲的陳先生,去年開始覺得腳會痠麻,漸漸無力行走,變得不再旅遊,甚至足不出戶,與之前社交活動頻繁的樣子判若兩人。之後,家人發現陳先生右側手腳顫抖越加明顯,說話和動作遲緩,容易跌倒而常需要人顧著,因此至神經科就診。醫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經藥物治療後,手抖和行動遲緩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國中生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但長期下來有時會偷懶,直接用自來水代替藥水清洗隱形眼鏡,某次眼睛卻出現刺痛且視力模糊等現象,自行購買眼藥水點,卻仍無法改善,才緊急就醫治療;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靖洋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因眼角膜感染,造成細菌穿透眼角膜,進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近期食安問題連連,為維護民眾食用農產品的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與衛生局聯合分工,針對103年度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農藥殘留進行監測,八月份共抽驗農產品184件,檢驗結果有164件與規定相符,合格率將近九成;但有20件農產品遭驗出不符規定,除了蔬菜驗出農藥殘留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面對美味可口的外食,往往讓糖尿病患禁不起誘惑,但若口不擇食,恐導致病情難以控制,出現嚴重併發症風險大增。糖尿病患該如何吃外食呢?營養師建議,最好遵循低糖、低鹽、低熱量,以及高纖的「三低一高原則」,並做好食物替換,如吃了地瓜、芋頭,飯食麵食就要少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