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新研究:小孩常吮手指咬指甲,長大後較不易得「過敏症」!?

最新研究:小孩常吮手指咬指甲,長大後較不易得「過敏症」!?

圖片翻攝自 flickr

據但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聲明指出,他們針對1972年至1973年出生的1037名紐西蘭人進行長期研究後發現,吮手指、咬指甲可能會增強幼兒免疫功能,進而降低他們長大後發生過敏徵狀的機率!

調查對象的家長們會在孩子5歲、7歲、9歲及11歲時,向研究人員回報孩子有沒有吮手指跟咬手指的習慣,之後受調查者再在13歲和32歲時接受皮膚測試,以確認他們是否有過敏現象存在。結果顯示,那些完全沒有這習慣的13歲孩子中,有49%的人有過敏症狀,但有吮手指、咬指甲習慣的13歲孩子中,有過敏症的比例是38%和31%,比無此習慣的孩子減少了22%至36%之間。

這個研究也間接証明了幼時接觸細菌過少,反而會影響免疫系統發育,增加過敏的可能性。

但研究結果並不代表鼓勵幼兒吸手指或咬指甲,還是要多注意幼兒的衛生習慣,但不應太過保護,以致接觸細菌太少,反而影響免疫功能發展此外,這項研究也特別指出這兩個習慣和是否會得哮喘、花粉症等過敏性疾病無關,只是會減少過敏症狀發生。

結論:

並不是吮手指、咬指甲讓孩子減少過敏徵狀,而是適當地讓孩子接觸細菌,使他們免疫能力更強大,才減少了過敏反應,大家千萬別誤會啊!!

多知道一點…

為什麼孩子會想咬指甲?

吃手、咬指甲都是孩童常見的行為,甚至還發展成咬腳指甲,從心理角度去看,這是在緩解自身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的一種方式。想要糾正孩子緊張、抑鬱、沮喪、自卑的心理,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交朋友以促進身心健康。

本文為筆者編譯自 otago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的秋意似乎來得特別快,剛過中秋,接連著幾道陰雨鋒面加上颱風,涼涼的秋風帶著綿綿細雨,感覺又到了可以進補的時節。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一年四季都很喜歡進補,不論是溫補、熱補、平補、涼補,連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也喜歡沒事就喝個雞精、吃藥膳火鍋、四物雞等,好像吃這些補類食物,就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泌尿道的上皮細胞癌中,膀胱癌發生機率最高,根據統計,台灣膀胱癌每年新診斷超過2千人。膀胱癌男女比約3:1,雖未進入十大癌症死因,但在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醫師薛尉廷表示,癌患若無法接受膀胱切除,可選擇膀胱鏡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的三合一組合式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類的水果,冬天一到,市場常見到顏色鮮豔又香氣十足的草莓,酸酸甜甜的好滋味如初戀般,讓消費者愛不釋手,本篇請營養師推薦冰箱必備的5種莓果類,讓您吃得滿足又健康。草莓:守護心血管健康每年的12月至3月是台灣的草莓盛產季,近年來本土品種越來越多元,無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慶祝醫師節,台南市醫師公會舉辦「邁步向前共創未來」醫師節聯歡晚會,會中頒發醫療貢獻獎、終身成就獎等多種獎項;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以「培育雲嘉南地區無數脊椎外科醫師」獲頒醫療貢獻獎,台下眾多師承林瑞模的學生齊鼓掌致敬,感謝他在脊椎醫療臨床、教學、研究的奉獻喝采。畢生所學傾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