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月經來又多又痛 當心是子宮肌腺瘤

月經來又多又痛 當心是子宮肌腺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女性的「好朋友」每個月來報到,通常都會感到不舒服,卻有不少女性月經來潮時,總會感覺劇烈經痛,而且經血量非常多,甚至還會導致貧血。醫師指出,月經來時又多又痛,可能是子宮肌腺瘤作怪,最好及早就醫評估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長錯位置 造成子宮肌腺瘤

中山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治醫師李世明表示,正常的子宮內膜每個月都會增生、剝落,並且從陰道排出體外,形成所謂的月經;若是排不出去的經血長期累積,或是子宮內膜沒有完全剝落,內膜細胞生長到子宮肌肉層,就會造成子宮肌腺瘤,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導致不孕。

目前成因不明 容易經痛、經血多

李世明副院長強調,子宮肌腺瘤目前沒有切確的成因,通常子宮肌腺瘤不是單顆存在,而是會在子宮肌肉層內形成一整片,雖然屬於良性腫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劇烈經痛、經血量多;但是隨著腫瘤逐漸長大,容易壓迫膀胱造成頻尿、便秘,甚至壓迫子宮血管,容易產前出血、反覆流產。

藥物治療易復發 根本治療須切除子宮

如何治療子宮肌腺瘤?李世明副院長說明,目前有藥物及手術2種治療方式,藥物治療為抑制女性荷爾蒙藥物,讓患者暫時進入更年期狀態,長期使用可能出現皮膚出油、冒痘痘、陰道乾澀、加速老化等副作用,一旦停藥相當容易復發;而手術切除子宮為根本的治療方式,但須考量是否仍有生育需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疫情以來,台灣傳出第2例院內感染,1名醫師及護理師染疫,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昨(13)日透過線上直播分析最新疫情,他說,即使有本土病例,仍屬醫院零星感染,以台灣目前防疫措施和入境管制,加上民眾防疫觀念和高度警覺性,不太可能引起社區傳播流行。 在國外疫情部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血友病童若不小心碰撞,就容易出現血腫或瘀血,往往都會讓父母非常憂心,尤其到了上學時候,只要一出血,常須請假緊急就醫。除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學習,也間接影響到父母工作,使得照顧者蠟燭兩頭燒。出血狀況太頻繁 血友病童打針打到怕 一名8歲血友病童李小弟,因為左腳踝比以往更常反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做好防疫配戴口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於此同時也間接降低醫院患者疾病交叉感染的風險機會。新店耕莘血液腫瘤科歐偉仁醫師對此表示,特別是好發於老年人的多發性骨髓瘤,首須注意的就是避免感染,因為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34歲男性,平日工作以文書作業為主,眼睛長期盯著電腦,常常覺得有異物感、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視力模糊。到一般診所檢查,醫生診斷為乾眼症,請他平時點人工淚液緩解;但這2年來,眨眼頻率不但大增,異物感以及視力模糊越來越常發生,即使都已經採用自體血清眼藥水也沒有改善。 以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