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月經時眩暈想吐,就是貧血?中醫師:這2大族群對症調理 ,擺脫天旋地轉

許多女生月經來時,會感到眩暈,天旋地轉的,頭暈腦脹很不舒服,甚至會嘔吐,全身無力像「洩了氣的皮球」,只好掛病號在家休息。中醫師說,很多女性誤以為月經時頭暈是因為貧血的關係,其實這只是經期症候群的其中一個表現。經期眩暈經常是痰濕、氣血虛引起,而且要依症狀調理,才能避免一直來糾纏!

月經時眩暈想吐,就是貧血?中醫師:這2大族群對症調理 ,擺脫天旋地轉

月經眩暈嘔吐反覆發作 求助中醫調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臨床曾經收治1名28歲的林小姐,擔任公司副理,在事業上表現優秀,對於自己要求非常高,希望每天工作都是最佳狀態。但是天不從人願,每到月經就開始頭暈腦脹,甚至嚴重時會嘔吐,不得已只好請生理假在家休息。每次發作都到躺在床上避免眩暈,吃止暈藥的改善幅度也不大,下一個月經又繼續發作,於是前來求助中醫,希望調理體質。

經過進一步問診發現,林小姐除了經前眩暈到嘔吐之外,一到經前就會乳房脹痛,情緒也不穩定,特別容易為小事發脾氣,影響工作表現,這就是生理賀爾蒙的影響所致。經期症候群則和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有關,即黃體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調。

無痰不作眩:月經期眩暈常是痰濕引起

在中醫看來有眩暈的問題有幾種類型,林小姐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常有「肝氣鬱結型」,通常在中醫證型是屬於肝胃不和的表現,長期的壓力影響身體肝氣的疏泄,肝木剋脾土,導致脾胃功能運化失調而產生痰濁。中醫的理論認為「無痰不作眩」,眩暈常常是痰濕引起,所以月經來時頭暈的狀況會特別明顯。

月經時眩暈想吐,就是貧血?中醫師:這2大族群對症調理 ,擺脫天旋地轉

中醫的理論認為「無痰不作眩」,眩暈常常是痰濕引起,所以月經來時頭暈的狀況會特別明顯。

月經時眩暈想吐,就是貧血?中醫師:這2大族群對症調理 ,擺脫天旋地轉

在經期時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穿裙子,如果天氣冷或是長期待在冷氣房,這時頭暈時也可以喝「薑母茶」或「肉桂茶」。

碰到這樣的情況,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溫膽湯」去治療,如果當下眩暈嚴重,建議多按揉風池穴與太陽穴這2個穴位: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眼外角之間向後 1 寸 (約大拇指指節寬度)。

功效:舒緩頭痛及眼睛不適,提神醒腦。

★風池穴

位置:後髮際上凹陷中央,乳突後,斜方肌外側緣。

功效:幫助頭頸部肌肉放鬆,使氣血順暢可向上送達頭面部,改善頭痛頭重等不適症狀。

無虛不作眩:月經期眩暈常是氣血虧虛引起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另一種會在月經來時出現眩暈症狀,常見的就是「氣血虛弱型」,即中醫理論的「無虛不作眩」,當月經來潮時,身體因為氣血虧虛導致頭部循環不佳而產生眩暈,這類型的朋友通常月經量多、身體容易受寒怕冷,這時便常常會使用「八珍湯」來處理這類型的眩暈。

同時建議患者多休息,在經期時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穿裙子,如果天氣冷或是長期待在冷氣房,這時頭暈時也可以喝「薑母茶」或「肉桂茶」,將暖暖包貼在氣海穴與關元穴的位置,以達到溫經止痛、調和氣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的緩解月經時頭暈。

★氣海穴

位置:在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

功效: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體的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於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病,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關元穴

位置:肚臍直下3寸(四指幅寬)處。

功效:關元穴被認為是腎氣停駐之處,掌管人體先天之氣,又稱「下丹田」,貯存全身的精氣和活力。中醫會在關元穴溫灸,活絡子宮氣血,改善月經不順、子宮虛寒。

女生月經時頭暈,通常食慾也不會太好,這時建議減少蛋白質、脂肪、鹽的攝取,儘量少量多餐,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並避免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盡量保持充足的睡眠。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9/713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水果一向被視為有益身體健康的好物,但你知道吃水果其實也是有禁忌的嗎?曾著《人體神奇食補術》、《吃對蔬菜不生病》、《吃對水果不生病》的作楊淑媚、蔡昆道醫師再次發表新書《果療》,書中解析37種常吃水果相宜相剋、10大水果飲食迷思、11條水果配食守則、100道對症食譜…,並針對針對不同體質、...

閱讀詳情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 腸胃病一掃光》   本書特色: 7類腸胃道常見病,吃對食物不吃藥 120個老祖宗特效老偏方,養生智慧集大成 腸胃保健靠自己,跟大病小病說再見 ◆ 7類腸胃道常見病,吃對食物不吃藥 消化不良、清腸通便、腹瀉腸炎、反酸燒心、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打嗝嘔吐等常...

閱讀詳情 »

清腸通便老偏方-排便排毒一身輕 現代社會,深受便祕困擾的人不少。便祕不僅影響心情,帶來心慌煩躁、失眠健忘、臉色不好等諸多問題,還會影響胃口,引起口臭、放屁等尷尬;長期便祕,還可能引發痔瘡和大腸癌,造成身心雙重折磨。 許多人因此諱疾忌醫,胡亂購買成藥來處理問題。但此舉既不能根治,同時又產生藥物依賴性,...

閱讀詳情 »

預防大腸癌-吃蘋果、喝優酪乳加踮腳尖 症狀:腸道功能紊亂,經常便祕,或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 中醫家傳老偏方: 1. 蘋果+優酪乳:便祕時可常吃蘋果和優酪乳,腹瀉時常吃蘋果泥及蘋果湯,可緩解腸道疾病,預防大腸癌。 2. 踮腳運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重心放在雙腳尖,後腳跟離地,盡量抬高,每天持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