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初期攝護腺癌怎麼治? 海福刀新選擇

初期攝護腺癌怎麼治? 海福刀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治療初期攝護腺癌,過去不少患者都想透過攝護腺雷射手術治療就好,其實雷射手術是針對良性肥大問題的病患,對於攝護腺癌的治療仍不足;臺中醫院泌尿科主任朱朗軒指出,早期攝護腺癌目前可透過海福刀手術治療,不僅手術時間短,無傷口,更能對症下藥,是病患的新選擇。

7旬老翁罹攝護腺癌 海福刀跨海治療

朱朗軒主任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就曾一名70歲老翁,在美國時被診斷出罹患初期攝護腺癌,原本想要直接在美國接受海福刀手術,但礙於美國超過百萬的高額治療費,比起台灣僅需30萬的手術費,且治療效果相同,因此決定跨海回台就醫。經手術治療後,目前老翁術後恢復良好,已回美國做後續追蹤。

海福刀手術無傷口 降出血風險

海福刀手術屬於沒有傷口的微創手術,是治療早期攝護腺癌的新利器;朱朗軒主任解釋,主要是透過超音波探頭經由肛門在直腸時,把高聚焦超音波射入攝護腺,將攝護腺癌做根除式的治療,因沒有傷口,術後病患不僅能降低疼痛以及出血風險,也能減少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等併發症,且比起放射線治療,海福刀只需一次治療及可。

海福刀手術時間短 攝護腺癌患者新選擇

包括第1、2期的初期攝護腺癌患者,做過放射腺治療或手術後局部復發的患者,都適合採以海福刀手術治療;朱朗軒主任呼籲,海福刀手術約兩個小時即可完成,且只需住院1至2天,對於患者而言是有利的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張先生經歷辛苦的左側肺癌手術後,因必要性的神經牽引與剝除而發生吞嚥困難、喝水嗆食、嗓音沙啞持續3個月,檢查發現聲帶麻痺,讓水與食物流進氣管中。另一位王大姐在60歲後,因聲門閉合不全,逐漸發生聲音發不長、沙啞,甚至喝水會有嗆咳的狀態。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蔡書維醫師表示,單側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類神經網路演算法與電腦高速運算的不斷進步與突破,使用AI協助醫療影像辨識的能力已逐次到位。亞東醫院為持續提升臨床照護品質,與廣達電腦合作開發「醫療AI合作案」,而在眾多醫療問題中,胸部X光(CXR)的數量最大,需要龐大專業人力去判讀,也是AI最值得切入之臨床領域之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保給付不足,醫院靠藥價差「以藥養醫」早非秘密,但藥價差會影響民眾嗎?醫改會藥品政策組召集人高雅慧指出,曾有民眾投訴醫院換藥後,醫師無法開立原來的藥品品項,也無法去別處領藥,民眾只能領不習慣的藥。另一方面,若是醫師開立「特定」卻「不必要」的藥品,更徒增用藥安全風險。她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退休校長,這陣子一來不僅忘東忘西,才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並不停重複詢問,且家人也常常聽校長提起以前老同學或學生的近況,但其實校長早就與這些同學或學生未曾聯繫,也因此家人感覺有異,便帶校長就醫檢查,經進一步臨床心理檢查等評估,確診為中期失智症所導致。藥物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