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月餅難以捨棄的鹹香好滋味!為什麼製作鹹蛋黃都用鴨蛋?

廣式月餅、蛋黃酥、綠豆椪、鳳梨酥...你最喜歡哪一種口味的中秋月餅呢?坊間月餅口味創意無限,但對許多人來說,什麼口味不重要,月餅中一定要有那一顆鹹中帶香的蛋黃才對味,才叫過中秋!然而,你曾經想過為什麼鹹蛋都用鴨蛋製作嗎?懷疑雞蛋不能做成鹹蛋嗎?快往下看營養師的解答!

月餅難以捨棄的鹹香好滋味!為什麼製作鹹蛋黃都用鴨蛋?

醃製鹹蛋非鴨蛋不可?其實雞蛋也可以!

台灣人對鹹蛋黃口味的月餅情有獨鍾,造成每年快到中秋節時,鹹鴨蛋的價格就暴漲且數量供不應求。有趣的是,相較於鴨蛋,雞蛋明明比較便宜又容易取得,市面上卻幾乎看不到用雞蛋做的鹹蛋。

蘇妍臣營養師表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雞蛋和鴨蛋的成分很相似,無論是採取鹽水醃製法或紅土醃製法,都可以變身為鹹蛋,網路上也有不少人分享鹹雞蛋製作成功的經驗。

月餅難以捨棄的鹹香好滋味!為什麼製作鹹蛋黃都用鴨蛋?

對許多人來說,月餅一定要有一顆鹹中帶香的蛋黃,才叫過中秋。

鹹鴨蛋成為鹹蛋代名詞,關鍵是?

既然如此,為什麼一般人吃到的鹹蛋都是鹹鴨蛋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口味」和「創造食物新價值」!相較於雞蛋,鴨蛋的蛋腥味較濃,直接水煮或煎蛋後食用,有些人不能接受,但鹽醃可以改變這股腥味,讓吃起來的味道從微微蛋臭味變成特殊又迷人的鹹香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不愛吃鴨煎蛋,偏偏看到鹹鴨蛋料理就欲罷不能的原因。

另外,在以前,鴨蛋的銷售情況不如雞蛋,商人為了賣出更多的鴨蛋,只好不斷想辦法,例如變化鴨蛋的口味和口感,而鹹蛋和皮蛋便是大家熟知的代表作。此外,鴨蛋的蛋殼較厚不易破、蛋黃較大,製成的鹹蛋的品質相對穩定、有份量感,也可能是鹹蛋以鴨蛋為原料蛋的理由之一。

月餅難以捨棄的鹹香好滋味!為什麼製作鹹蛋黃都用鴨蛋?

鹹鴨蛋的獨特滋味,大人小孩都愛,直接配稀飯或搭配做成糕點都很常見。

鹹蛋滋味太迷人 小心暗藏高鈉危機

鹹鴨蛋的獨特滋味,大人小孩都愛,直接配稀飯,或是搭配做成糕點、拌炒青菜等,都是很棒的吃法。然而,需注意的是,鹹蛋的鈉含量可不低!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一顆新鮮的鴨蛋,可食用部分平均有67公克,其中含熱量125大卡、蛋白質8.8公克、脂肪9.6公克、鈉100毫克。但,加工製作成鹹蛋後,可食用部分的重量平均只剩下59.3公克,熱量110大卡、蛋白質7.9公克、脂肪8.4公克,變化不大,但鈉含量卻成長近10倍(991毫克)。

一般成人每日鈉攝取量建議不要超過2400毫克,若攝取過量,容易造成體內水分滯留,導致水腫,進而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尤其要注意的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和心臟衰竭需限制飲水的人,更要比一般人謹慎控制鈉的攝取量,以免導致病症惡化。

月餅難以捨棄的鹹香好滋味!為什麼製作鹹蛋黃都用鴨蛋?

中秋節吃多了蛋黃月餅,泡一杯濃濃的花草茶來喝,有助預防水腫。

中秋吃蛋黃月餅,搭配一杯花草茶防水腫

對此,蘇妍臣營養師提醒民眾,吃鹹鴨蛋製品或料理時,別忘了把當天其他食物的鈉含量也一併納入計算,以防吃爆量而影響健康。如果中秋節前後嘴饞,忍不住多吃了幾顆蛋黃月餅,記得泡一杯濃濃的花草茶來喝。花草茶不含咖啡因,卻有豐富的鉀離子,有助補鉀排鈉,預防水腫。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63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傅婷/台中報導】許多人追求一張白淨無瑕的完美臉蛋,若臉上出現斑斑點點實在很惱人。皮膚斑點又以肝斑最難處理,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攜手進行臨床研究,證實皮秒雷射不僅能改善肝斑狀況,且能減少細紋及臉部發紅,該研究結果刊登於歐洲頂尖皮膚醫學雜誌《JEADV》。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您發現家中有沒吃完或過期的藥品,該如何處理呢?為了避免污染生態環境,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地彙整兩招數,讓您正確、輕鬆地清理家中剩藥。⑴ 如何決定藥品是否要丟棄?處方藥 — 應遵照藥袋標示或醫囑服用完畢,餘藥宜丟棄。◎處方藥是要經過醫師診斷病情後,才&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美國電子菸近來爆發上千起急性肺損傷事件,有26人死亡,安全性備受質疑。台灣仍有許多民眾非法使用電子菸,參與紐約大學電子菸危害研究的陽明大學藥理所博士王湘翠指出,電子菸是否比傳統紙菸安全還難下定論,但一定對健康有害,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北榮家醫科醫師賴志冠引南韓研究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腳趾甲底下黑黑一片,從甲母筆直往前延伸到盡頭,具有這樣特點,並不是灰指甲,而是皮膚癌死亡人數之冠-黑色素瘤。除了指甲,也會長得像普通的痣,往往容易忽略,因為突變率高,轉移能力強,治療有難度。台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主治醫師表示,西方人黑色素癌較容易長在紫外線曝曬的皮膚之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