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痔」難伸15年! 微創手術改善生活品質不必再忍痛

有「痔」難伸15年! 微創手術改善生活品質不必再忍痛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阿明是貨車司機,每次上廁所後出血的狀況反反覆覆已長達15年,使用藥物治療也不見好轉,讓他十分困擾,最近終於在不堪其擾下接受微創痔瘡環切手術,沒想到術後傷口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痛,當日也可以下床、恢復日常活動,讓他直呼太晚決定動手術,白白困擾了好多年。


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明璋醫師表示,阿明因為近期加班頻率增加,久坐駕車讓他解便後出血的狀況更嚴重,甚至可以在肛門口摸到1小粒痔瘡,才終於讓他下定決心尋求手術幫忙,事實上,與傳統痔瘡手術後的疼痛比起來,現行微創痔瘡環切手術不但傷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且副作用與併發症也較少,已經漸漸為痔瘡手術改觀,大大提高病人對手術的接受度。


痔瘡從輕到重可分為4期,第1期時,痔瘡位於肛門內,只有解便時才會出血;第2期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解便後會自動復位;第3期排便時痔瘡脫出,就必須靠手自行復位,到了第4期,則是痔瘡脫出,病人無法再自行復位。臨床上,病人經常會拖到第4期才就醫接受手術,但其實如果真的影響生活,介於第2期與第3期之間,若用藥仍無法改善,經醫師評估後,就可以考慮進行微創痔瘡環切手術。


目前羅東博愛醫院手術中使用的的痔瘡環切吻合器,已經進展到第2代,根據研究顯示,第2代的環切吻合器在術後48至72小時內,可降低60%的出血率,術後肛門狹窄的後遺症也降低約15%,且切除效果更好、復發率更低。


痔瘡雖然體積不大,但卻會讓病人因此坐立難安而影響生活品質,加上許多人因為工作因素,痔瘡的發生率始終居高不下,院內平均每個月多達30例的痔瘡手術,著實為數不少。因此李醫師提醒,除了均衡與清淡的飲食和規律運動之外,避免久坐與久站也是預防痔瘡與術後保養的準則,若因工作需要經常久坐或久站,建議過程中要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走動,就算是起身上廁所或喝水,都好過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包皮紅腫推不開別隱忍 包皮槍環切吻合器讓小弟出頭天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逐漸變冷了,正適合進補,除了市售羊肉爐、薑母鴨與藥燉排骨之外,很多家庭主婦會自行購買四物、八珍、十全來進補;然而,中醫師指出,對於正值生理期的女性而言,可就不適合用這些中藥材來進補,但是可喝紅糖薑湯來平補。 進補仍得要看體質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冬至即將來臨,也是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的精神健康嗎?國內最新公布「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國人平均得分為81.5分,僅比及格分數高1.5分,推測與總統大選結果不滿、政府施政滿意度差,以及小燈泡事件等社會傷害事件頻傳有關。 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出爐 精神健康基金會公布「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針對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6歲劉先生,右手腕因勞動工作時不慎扭傷,造成腕部持續疼痛及活動受限,使用腕部護具保護,休養3個月後症狀仍無改善,進一步核磁共振造影檢查顯示右手腕三角纖維軟骨破裂,在接受微創手腕關節鏡三角纖維軟骨修補手術後,腕部疼痛明顯改善且功能幾乎正常,並逐步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 職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入冬以來第一波冷氣團報到,氣溫下探攝氏13、14度。疾管署公布最新流感疫情,上周新增5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個案,其中一名74歲女性雖然有接種流感疫苗,但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病史,治療住院2天仍宣告不治。 近9成流感死者未打疫苗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