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痣」者謹記5大變化 慎防黑色素瘤上身

有「痣」者謹記5大變化 慎防黑色素瘤上身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黑痣,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黑痣變大、表面產生變化、顏色不均,就應該提高警覺,尤其長在腳掌、腳趾或是指甲下方,更應謹慎,因為這可能是黑色素瘤。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表示,黑色素瘤是1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成的癌症,病灶可能出現在皮膚任何1個部位,較常長在腳掌、腳趾或是指甲下方,許多人以為這是一般的痣或是胎記,並未多留意,以致延誤治療時間。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說明,如果身上有痣,可從5個觀察重點,包括:(1)不對稱、(2)邊緣不光滑、(3)顏色不均、(4)直徑大於0.5公分、(5)外觀變大或變化,可作為是否應該就醫的參考依據。

 

廖怡華表示,台灣有將近4成患者初診時就已經是第3期、第4期,且大都是疾病意識較為低落的年長者。即便接受手術治療,但晚期復發率仍高達6成以上,平均2名患者就有1人復發。張文震說明,在治療方面黑色素瘤為皮膚癌死亡人數之冠,因為黑色素細胞的基因突變機率高、惡性程度高,且轉移能力強,導致治療困難,當黑色素瘤進入晚期階段,治療選項非常有限。

 

若是確診為黑色素瘤,均會進一步做基因篩檢,結果做為用藥選擇參考,臨床顯示,1成6黑色素瘤患者帶有BRAF基因,可以使用標靶藥物,其餘患者只能選擇介白素、干擾素等傳統療法,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極高。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單株抗體問世之後,提供黑色素瘤治療契機,無需考量BRAF基因問題,長期追蹤顯示,2年腫瘤無復發的比例高達6成。

 

張文震說明,愈早開始用藥對病人愈好,能夠避免復發並延長存活期,使用抗PD-1單株抗體治療,療效優於傳統藥物,且能維持生活品質繼續工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許多想要減肥的民眾對於身體過重,都會嘗試許多不同的減重方式,但用錯誤的方式減肥更傷身體健康;醫師建議,減重必須是漸進式才健康。根據統計,健康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中醫師楊永榮指出,醫學統計腰圍只要比原本大1公分,血壓就會上升0.62mmHg,現代人因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為能有效防治肝病,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再度出動「保肝列車」,該基金會與台北榮總員山分院合作,在員山國小舉辦「救救肝苦人」偏鄉保肝篩檢服務,現場來了將近兩千人;基金會也呼籲,若發現B、C肝炎帶原者,快到榮總員山分院做後續追蹤檢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醫療部總監王世晞醫師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俗稱血癌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多見的兒童癌症,以往血癌病童治療方式中,電療常造成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受損等永遠無法回復的後遺症,而國內馬偕醫院將傳統治療方式改良,並在2009年擴及全國,此法除了免於電療造成的副作用,將中樞神經復發率降為1.4%,術後存活率更高達近9成。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日前被北市衛生局處以停業1個月的「凱渥醫美診所」,再次被查獲於診所原址有密醫行為;該局除以違反醫療法廢止「凱渥醫美診所」開業執照,並將未具醫事資格男子,以違反醫師法規定,移送地檢署偵辦。「凱渥醫美診所」日前被查獲有密醫,於今年2月間,即經法院判決確有容留密醫事實;北市衛生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