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痣」者謹記5大變化 慎防黑色素瘤上身

有「痣」者謹記5大變化 慎防黑色素瘤上身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黑痣,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黑痣變大、表面產生變化、顏色不均,就應該提高警覺,尤其長在腳掌、腳趾或是指甲下方,更應謹慎,因為這可能是黑色素瘤。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表示,黑色素瘤是1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成的癌症,病灶可能出現在皮膚任何1個部位,較常長在腳掌、腳趾或是指甲下方,許多人以為這是一般的痣或是胎記,並未多留意,以致延誤治療時間。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說明,如果身上有痣,可從5個觀察重點,包括:(1)不對稱、(2)邊緣不光滑、(3)顏色不均、(4)直徑大於0.5公分、(5)外觀變大或變化,可作為是否應該就醫的參考依據。

 

廖怡華表示,台灣有將近4成患者初診時就已經是第3期、第4期,且大都是疾病意識較為低落的年長者。即便接受手術治療,但晚期復發率仍高達6成以上,平均2名患者就有1人復發。張文震說明,在治療方面黑色素瘤為皮膚癌死亡人數之冠,因為黑色素細胞的基因突變機率高、惡性程度高,且轉移能力強,導致治療困難,當黑色素瘤進入晚期階段,治療選項非常有限。

 

若是確診為黑色素瘤,均會進一步做基因篩檢,結果做為用藥選擇參考,臨床顯示,1成6黑色素瘤患者帶有BRAF基因,可以使用標靶藥物,其餘患者只能選擇介白素、干擾素等傳統療法,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極高。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單株抗體問世之後,提供黑色素瘤治療契機,無需考量BRAF基因問題,長期追蹤顯示,2年腫瘤無復發的比例高達6成。

 

張文震說明,愈早開始用藥對病人愈好,能夠避免復發並延長存活期,使用抗PD-1單株抗體治療,療效優於傳統藥物,且能維持生活品質繼續工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一、睡眠的規則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晚21點到凌晨5點為有效睡眠時間。人是動物,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白天(凌晨5點到...

閱讀詳情 »

  鯰魚,地球上最髒的魚,喜歡汙水,愛吃腐肉,體內有多種寄生蟲,完完全全就是垃圾魚!戳圖看新聞的報導,你還敢吃嗎?請告訴身邊的人,一定要注意店家的來源!   美味誘人?好,來看下面的文章吧...   鯰魚,世界上最髒的魚,一定要注意店家的來源!告訴身邊的親友們... ...

閱讀詳情 »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一是指屬於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 因為過於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過燙飲食 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

閱讀詳情 »

養生界壹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 【炒四個菜看問題有多大】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請杭州壹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