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痊癒後續門診追蹤,但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願回門診追蹤,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表示,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非常高,常要及時緊急手術治療挽救生命,但主動脈剝離患者用藥安全沒有完整研究與指引,長庚研究團隊在健保資料庫中31,570名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患者研究,發現口服抗生素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有很大危險。


陳紹緯持續說明,主動脈剝離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或主動脈手術風險1.5至2倍,美國FDA也在2018年提出警語,建議高危險族群必須謹慎使用此類抗生素,以避免發生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


陳紹緯也說,就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氟喹諾酮(FQ)抗生素確實有可能增加主動脈疾病患者的風險,然而增加的風險並不高,病患不需要恐慌。他建議在輕微感染時,除非是已無替代性抗生素的狀況下,氟喹諾酮不應在主動脈疾病患者優先使用,但若在嚴重感染情況下,氟喹諾酮仍是治療選擇之一。


陳紹緯說明,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3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發病時常會造成劇烈胸痛,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


陳紹緯說明,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10萬分5到10,每年有近2千人發病。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至90%的病人會死亡,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A型與B型主動脈剝離。(圖/長庚醫院提供)


陳紹緯提醒,有主動脈疾病的病患,不論是否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或是未經手術的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長期都有可能進展惡化。患者仍應規律至心臟外科門診追蹤檢查,並按時服藥與嚴格控制血壓。此外應特別注意自身用藥安全,非必要不建議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重度使用3C皺紋爬上臉 藍光加速肌膚老化PLT解除危肌
▸居家上班男人忙工作不舉 中醫調理讓他面對老婆硬起來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滿80歲邁入耄耋之年的王阿嬤(化名),因本身有慢性C型肝炎,故一直有定期前往醫院抽血、檢查追蹤的習慣。在六年前的檢查中,赫然發現肝臟長了一顆2公分腫瘤,後兩年間因復發也陸續接受兩次電燒治療。去年初回診,因胎兒蛋白高達42255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腹部有淋巴結異常腫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針對近期有民眾於媒體表示,「登革熱患者最低只要口服三毫升的巴拉刈,數小時內便可將病媒蚊叮咬的機率下降至趨近於零,且患者因登革熱死亡的機率也會大幅下降。」疾病管制署嚴正駁斥,巴拉刈為劇毒農藥,請民眾勿信可預防或治療登革熱。針對該民眾錯誤言論,疾管署除強烈予以譴責外,將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出現肝轉移,還有得救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肺癌連續9年居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每年奪走9千多條人命,而在各種肺癌類型中,肝轉移往往是臨床醫師最感到棘手的一種,一確診通常活不過3個月。然而,北部一名婦人卻在免疫組合療法的幫助下,突破治療困境,重拾希望和生機!...

閱讀詳情 »

每當進食過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牙菌斑變成牙結石後,僅光靠刷牙不容易清得掉;所以要養成吃完東西刷牙的習慣,否則日積月累下來就容易造成「牙周病」,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牙菌斑長久了就變成牙結石,若堆積到一定厚度時,光靠刷牙和牙線將難以清除,此時就需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