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痊癒後續門診追蹤,但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願回門診追蹤,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表示,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非常高,常要及時緊急手術治療挽救生命,但主動脈剝離患者用藥安全沒有完整研究與指引,長庚研究團隊在健保資料庫中31,570名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患者研究,發現口服抗生素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有很大危險。


陳紹緯持續說明,主動脈剝離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或主動脈手術風險1.5至2倍,美國FDA也在2018年提出警語,建議高危險族群必須謹慎使用此類抗生素,以避免發生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


陳紹緯也說,就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氟喹諾酮(FQ)抗生素確實有可能增加主動脈疾病患者的風險,然而增加的風險並不高,病患不需要恐慌。他建議在輕微感染時,除非是已無替代性抗生素的狀況下,氟喹諾酮不應在主動脈疾病患者優先使用,但若在嚴重感染情況下,氟喹諾酮仍是治療選擇之一。


陳紹緯說明,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3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發病時常會造成劇烈胸痛,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


陳紹緯說明,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10萬分5到10,每年有近2千人發病。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至90%的病人會死亡,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A型與B型主動脈剝離。(圖/長庚醫院提供)


陳紹緯提醒,有主動脈疾病的病患,不論是否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或是未經手術的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長期都有可能進展惡化。患者仍應規律至心臟外科門診追蹤檢查,並按時服藥與嚴格控制血壓。此外應特別注意自身用藥安全,非必要不建議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重度使用3C皺紋爬上臉 藍光加速肌膚老化PLT解除危肌
▸居家上班男人忙工作不舉 中醫調理讓他面對老婆硬起來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莫德納疫苗來了!台灣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各界疾呼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27 日公布好消息,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預定28日下午3時5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台灣首批要施打的mRNA新冠疫苗,保護力、副作用一次看!什麼是莫德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曾經前往萬華高風險區域民眾或當地居民,目前在健保卡上都已註記,引起許多反對意見提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強調,註記是讓醫事人員能提高警覺性協助精準醫療判斷,註記將在明(29)日結束。 陳宗彥表示,註記高風險族群,主要是協助醫療機構人員精準判斷,從去年開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攝護腺癌是男人的常見癌症,因為發展病程比較緩慢,有「最友善的癌症」之稱。然而,泌尿科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早期發現、治療,雖然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少數惡性度較大、癌症進展與轉移相當快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判斷是否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4大指標可作為惡性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步入中年之後,有些太太會發現,先生的性致好像不比從前,頻率減低,有時候甚至提不起勁,勃起硬度不夠,擔心先生是不是已經進入男性更年期。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先生為了生髮服用抗落髮藥物,進而影響性功能。幸福醫師莊豐賓表示,有雄性禿困擾的人若服用一些治療藥物,的確有可能會影響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