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痊癒後續門診追蹤,但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願回門診追蹤,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表示,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非常高,常要及時緊急手術治療挽救生命,但主動脈剝離患者用藥安全沒有完整研究與指引,長庚研究團隊在健保資料庫中31,570名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患者研究,發現口服抗生素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有很大危險。


陳紹緯持續說明,主動脈剝離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或主動脈手術風險1.5至2倍,美國FDA也在2018年提出警語,建議高危險族群必須謹慎使用此類抗生素,以避免發生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


陳紹緯也說,就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氟喹諾酮(FQ)抗生素確實有可能增加主動脈疾病患者的風險,然而增加的風險並不高,病患不需要恐慌。他建議在輕微感染時,除非是已無替代性抗生素的狀況下,氟喹諾酮不應在主動脈疾病患者優先使用,但若在嚴重感染情況下,氟喹諾酮仍是治療選擇之一。


陳紹緯說明,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3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發病時常會造成劇烈胸痛,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


陳紹緯說明,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10萬分5到10,每年有近2千人發病。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至90%的病人會死亡,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亂用抗生素恐猝死 氟喹諾酮類要小心

▲A型與B型主動脈剝離。(圖/長庚醫院提供)


陳紹緯提醒,有主動脈疾病的病患,不論是否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或是未經手術的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長期都有可能進展惡化。患者仍應規律至心臟外科門診追蹤檢查,並按時服藥與嚴格控制血壓。此外應特別注意自身用藥安全,非必要不建議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


更多NOW健康報導
▸重度使用3C皺紋爬上臉 藍光加速肌膚老化PLT解除危肌
▸居家上班男人忙工作不舉 中醫調理讓他面對老婆硬起來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旅行遊玩,酒店都是大家歇腳留宿的佳選。看著整潔的房間,鋪設平整的被縟以及潔白如新的浴巾毛巾,您是否會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而對酒店的周到服務拍手稱讚呢?不過廈門一家高星級酒店的總經理老易爆料,出門住酒店,自己一定會帶上全套的毛巾浴巾甚至床單,因為他認為:「酒店布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1名44歲電機師傅劉文成,因為一場車禍導致傷到腦部,一度因為顱內出血差點成植物人,經轉往醫院治療後,術後第二天竟然奇蹟甦醒,儘管語言、智能退化,且右邊肢體半癱等後遺症,但經過十幾年的復健,如今已能打理生活,甚至到醫院當起醫療志工。這名患者復原狀況良好,但因傷到大腦,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父母都希望孩子身高能夠高人一等,但是現代學童課業壓大,不但沒時間運動,更容易為了課業而熬夜,進而影響身高發展。如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呢?用心的父母們會在成長黃金期透過轉骨,讓孩子長大人;最近就有一名國一男生,經由中藥調理,以及注意飲食和生活作息,在短短的三個月中,竟然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