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些DNR病患或許可救回來 此說法引重批張上淳道歉了

有些DNR病患或許可救回來 此說法引重批張上淳道歉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7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資訊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曾說,2成重症患者選擇放棄急救(DNR),有相當比例可以救回來,一句話引起各界砲轟,不論第一線醫護人員反彈,也牽動病患家屬不捨情緒,今(7)日張上淳在記者會中慎重道歉,說明自己沒有指責與傷害的意思,對於用詞不恰當非常抱歉。


張上淳表示,對於報告死亡病例分析,部分用詞不精確表達歉意,當天說明DNR狀況時,最主要因自己在整理病例時,注意到簽署DNR人數非常多,占了不小比例感到驚訝,因此想把狀況呈現出來讓大家知道;另外自己心裡也回想,去年病人數較少,醫護團隊逐一努力救治,患者狀況逐漸康復。


張上淳持續說明,對比之下近期病人,或許在適當情況下,是有可能避免死亡,因此提到有相當比例或許可以救回來,當然醫療有不確定性,就算插管也不一定可以順利救治。相信大家也知道,插管救治過程中,對病人對家屬都是長時間身心煎熬,救治回來身體狀況與生活品質,也是考量議題。


張上淳也說,自己很清楚簽署DNA是很嚴謹過程,都由醫護團隊與家屬充分討論後決定,應該給予尊重,前天報告時表達用詞不夠精準或不夠恰當,還是要說抱歉,絕對沒有要指責或傷害任何人,所有的醫護團隊在過去1年來都很辛勞,特別這1個月大量增加確診病人,承受很大的身心壓力。


張上淳強調,大家都應該給予醫療團隊最大的感謝與肯定,不論是前端篩檢,到確診與重症病人的照護,醫護團隊都是冒著染疫風險,為了救治病人勇敢辛苦付出,自己在SARS時期也在前線救治病人,深知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身心煎熬,也了解家屬身心壓力,


張上淳補充,所有第一線醫護團隊,都給予最大努力與照護,值得我們所有人給他們永遠掌聲,衷心希望在醫療與防疫團隊與全民努力下,可以早日渡過疫情。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佩甄追求自然緊緻V臉 分享鳳凰電波親體驗呼籲選正貨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日本,裸睡也壹直為睡眠問題研究專家所倡導。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形成了全國性的光臀族”之後裸睡開始備受推崇。日本京都還建立了裸睡俱樂部,參與的成員多是那些患婦科病的女性。該俱樂部發起人兼總經理是日本著名的婦科專家松山秀子,俱樂部設在壹家醫院的實驗大樓裏,共有200張床位,床與床之間用壹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有明顯遞延趨勢。民國91年生母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26.9歲,至101年已來到30.1歲;而91年30歲以上生第一胎的生母占35.6%,現在來到45.9%,代表生母超過30歲才生育第一胎者人數快速增加,已快達半數。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台灣老年人口急遽上升,造成易發生在老人身上的失智症人數也隨之升高,台灣約有20多萬人罹患失智症,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必須承擔失智症帶來的困境。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吳易澄表示,失智症是由多重成因造成,除了可能變得健忘,也可能產生幻想或個性改變等,所需的照護資源,必須評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