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有條件開放探病!訪客限2人 雙北加嚴「陪病者每7天快篩1次」

有條件開放探病!訪客限2人 雙北加嚴「陪病者每7天快篩1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醫院探病正式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宣布,即日起調整門禁管制及陪(探)病人員篩檢措施,每次限2名訪客為限,且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陰性證明;另外,疫情熱區的雙北還進一步要求陪病者每7天進行一次抗原快篩,由公費支應。

陳時中表示,鑒於本土疫情趨緩,加上衡酌醫療機構住院病人及民眾探病需求,即日起放寬門禁管制及陪(探)病人員篩檢措施,請醫院配合於8月28日前(含)開始執行。不過,雙北地區會比其他縣市嚴格一點。

指揮中心公布有條件開放探病規定如下:

一、開放醫院之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得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為保護病人,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有關指揮中心8月21日發布新聞稿,開放住院天數達7天以上者探病,將列為下一階段開放對象。

二、為避免入院時因處於潛伏期導致偽陰性結果,風險縣市(臺北市及新北市)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除維持原有之入院篩檢外,增加定期篩檢措施。雙北住院病人入院第7天及第14天各進行1次公費抗原快篩。其陪病者每7天進行1次抗原快篩,1位由公費支應。

三、陪(探)病人員如為「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達14天(含)以上者」或「確定病例符合採檢陰性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得免除前述篩檢。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籲請民眾於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陪病及探病期間,以單一病房為活動範圍,減少非必要的人際交流及聚會,縮短在公共空間的停留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有條件開放探病!訪客限2人 雙北加嚴「陪病者每7天快篩1次」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桃園作家打高端疫苗猝死! 陳時中:初步有心肌梗塞可能性

本土僅剩新北增1例! 7旬男「其他原因就醫確診」家庭接觸者1人隔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由於媒體的宣導,人們都知道骨骼、關節會退化,骨骼的退化就是骨質疏鬆,而關節的退化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其皆有相對的商品在販賣。肌腱退化由於沒商品可賣,所以這樣的觀念就沒人宣導。因此人們常常忽略肌腱也會退化,而肌腱退化也是造成爪狀趾的元兇之一。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新生活運動,陳時中再出擊,為防疫旅遊開出第一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宣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疫情記者會將首度移師南台灣,5月23日至24日由陳時中帶隊搭乘高鐵、實際走訪墾丁大街等景點,以實際行動呼籲民眾無須過度擔心,只要個...

閱讀詳情 »

《法式1分鐘陰道訓練法:細腰╳瘦肚╳恢復緊實》 以「陰道呼吸」使腹部的深層肌肉受到刺激 法式陰道訓練法的基礎是「陰道呼吸」,作法是將大量的空氣吸進體內,在吐氣的時候一邊從陰道把空氣愈來愈往上推,一邊活動陰道。本書更進一步為「陰道呼吸」增加了帶有動作的訓練。首先,在從P50開始介紹的「陰道呼吸」中,將...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連續第12天零確診,亦是第37天沒有本土個案,最新累計已有401人解除隔離,而剩餘還在醫院者的病況也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19)日強調,確診者中僅剩1人因為出現中風等併發症,不得不接回呼吸器,其餘確診者狀況都不錯,只是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