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症狀檢查 沒症狀篩檢 「腸」保健康

有症狀檢查 沒症狀篩檢 「腸」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陳先生不菸不酒,因為糞便篩檢陽性,所以到屏東醫院腸胃科門診求診,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2公分息肉,大腸鏡切除後,病理證實是原位大腸癌,並當場為他切除息肉且安排定期追蹤,不需要任何手術治療。而另一位55歲王先生,因解血便來門診求診,經大腸鏡發現確診為大腸癌且已轉移,必須手術切除加上化學治療。

惡性腫瘤為十大死因之首 大腸癌又為癌首

根據衛福部調查,民國104年數據顯示,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高達4萬6千8百多人數,這幾年來,惡性腫瘤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且發生人數節節上升。不僅如此,因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更是超出因心血管、腦血管與肺炎死亡人數的總合。

然而,在眾多惡性腫瘤中,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人數是最高的,根據國健局資料,在民國103年就有近2萬人被診斷大腸直腸癌。雖然第四期的大腸癌,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然而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換句話說,只要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其實並不可怕。

有症狀才就醫 往往都已是晚期

屏東醫院腸胃科主任謝孟書表示,大腸癌常見的症狀,包含解便困難、血便、腹痛、腹脹,貧血等。因早期大腸癌通常也都沒有症狀,而患者等到有症狀才就醫時,往往都已近大腸癌晚期。因此,利用症狀來檢查大腸癌並不可靠。有症狀的民眾,要儘早就醫,沒有症狀的民眾,也要接受大腸癌篩檢。

在國健局政策下,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免費糞便篩檢,檢查結果若為陽性的病人,謝孟書主任建議要做大腸鏡檢查。世界各國的研究都已紛紛證實,糞便篩檢法可以提前發現早期大腸癌,藉此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沒有症狀也要記得篩檢

台灣研究顯示,每20個糞便篩檢陽性的民眾,就有一位罹患大腸癌,而每5個糞便篩檢陽性民眾,就有一位有大腺瘤,每2~3個糞便篩檢陽性民眾,就有一位有小腺瘤。利用糞便檢查作初步篩檢,再利用大腸鏡方式,將這些病灶移除,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更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屏東醫院周世華院長藉此呼籲民眾,有症狀要記得檢查,沒有症狀要記得篩檢!

【延伸閱讀】思覺「不吃藥」易病發? 長效針劑及早介入可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久咳不癒別輕忽,小心是甲狀腺跑到肺臟惹禍!日前1名70歲老翁是老菸槍,因久咳不癒且有氣喘求醫,經X光檢查後發現,竟然是本該在頸部的甲狀腺組織跑至肺臟,確診為國內首例罕見的「肺內異位性甲狀腺」。由於此病無明顯症狀難察覺,長期恐擔心惡化癌變為甲狀腺癌,就必需予以手術切除。 70歲老翁久咳不癒,經X光檢查...

閱讀詳情 »

為了保護地球生態及環境,為下一代留下美好未來,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減少一次性塑膠產品的重要性,而消費者及商家更也響應這一股「不塑旋風」,運動時自備水壺,上班族使用保鮮盒帶便當,早晨帶著自己的咖啡杯來杯香醇咖啡,不只是環保,更是時尚新潮流。 以提供安全、環保用品為志向,積極為消費者健康把關的保鮮盒領導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8歲的林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平時規則使用藥物控制,並固定回診追蹤。然而近半年前,親友發現他脖子左邊有一硬塊,但因無任何不適,不以為意。然而脖子的腫塊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來愈大,連聲音也開始變得沙啞,才驚覺事態嚴重而就醫。檢查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併雙側側頸淋巴結轉移,接...

閱讀詳情 »

每個人應該都曾有便秘過. 排便不順到日積月累久了... 真的會造成身體負擔的.. 由其在腸子裡的角落裡的最深處卡卡角.. 可怕的宿便...可是不容怱視的呢!...... 最近小花兒的客人推薦了好東西.. 知道花兒最近在雕塑身材需要好的代謝.... 好運"益酵寶~ 益生菌+酵素雙酵合一,一盒有15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