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未來肉比較健康? 營養師提醒注意食品添加物成分

未來肉比較健康? 營養師提醒注意食品添加物成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近來台灣吹起「植物肉」(Beyond Meat,又稱:未來肉)風潮,相關產品陸續推出,包含水餃、漢堡、義大利麵等,強調不是真的「肉」,而是豌豆、黃豆、植物油、加上甜菜根製作;雖然少了動物飽和脂肪攝取,但營養師提醒,必須注意添加物,因為植物沒有肉類味道,要讓豆類做成肉品的口感,食品廠用什麼來做,消費者要非常注意,建議購買前最好留意食品標示。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黃豆有相當高的蛋白質,如果植物肉主原料是豆類,可以滿足身體蛋白質所需;但植物性食材沒有肉類口感,如果要有肉一樣的味道,很可能放入許多添加物,不同廠商可能考量成本,所使用添加物就會不一樣,例如肉的紅色,天然食材染色可能成本高些,低成本色素也可能有廠商考慮。

 

趙強強調,如果站在環保立場,全植物製程的「肉」可能相對比較環保,但站在健康角度出發就不完全符合。如果在家自己用黃豆加工,能夠用簡單調味料做成「肉感」,把添加物降到最低,是比較建議的方式;如果是食品加工廠製作,為了符合市場口味使用許多添加物,這樣就要思考是否符合健康。

 

如果按照目前普遍說法,植物肉由黃豆豌豆作為基底,油脂用芥花籽油替代動物油,使用甜菜根上肉色。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說,如果沒有動物性油脂,就沒有飽和脂肪,可以說低密度膽固醇攝取量降到最低,黃豆等豆類提供了身體蛋白質,但要注意加工與烹飪過程,不要使用動物油煎炸。

 

李雨珊補充,食品加工要滿足口感,大體上都要放上食品添加物,有時容易讓鈉含量過高,如果在煎炸食用了動物油,例如牛油、豬油、黃油,那就失去沒有動物脂肪本意,仍然會攝取到飽和脂肪,一定要特別注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台灣目前糖尿病患約有170萬人,其中有46.6%的病人同時罹患慢性腎臟病,而視網膜病變盛行率也達26.5%,使得糖尿病高居國人第四大死因。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今年宣導主題為健康生活與糖尿病,所以呼籲糖尿病友要改善日常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38歲林先生有尿路結石以及痛風的情況,對多種藥物有相關過敏史,讓他對吃藥感到恐懼,醫師也對開立處方有所顧忌,也因為控制不良。此次驗血出現腎功能異常,前來門診就診。痛風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許多人其實有這方面問題而不自知,台灣19歲以上男性高尿酸血症盛行率有22%,女性10%...

閱讀詳情 »

生活不夠規律,白領出現便秘或排便困難是常出現的問題。所以,清腸排毒已經成為都市女性的熱門話題。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常吃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食品,幫助清理體內垃圾,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此為您整理了16種排毒功能最強的食物以及食用方法,幫你清腸排毒,告別小肚腩。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每天走路有效促進健康運動已經在台灣形成風潮,各種主題路跑越來越多,年輕族群大多能享受流汗的愉悅,但是年長者可能因身體機能退化,或意外風險增加,跑步不適合所有高齡族群,走路就是相當好的選擇,能夠幫助控制體重、血壓、血糖,降低慢性病傷害機率外,情緒也比較能管理,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