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未來1周全台高溫溼熱 戶外工作善用「奉茶行動」APP

未來1周全台高溫溼熱 戶外工作善用「奉茶行動」APP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全民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共同對抗疫情。但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今(28)日天氣高溫炎熱,且未來一周各地降雨機率高,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高溫戶外工作、活動,所處高溫環境中溼度增加,會影響身體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進而引發中暑、熱衰竭。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事業單位可利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設置的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查詢所處地點的熱危害風險等級,而辛苦的戶外工作者,可依照以下預防熱傷害4招,視天候狀況採取預防措施:


1.適時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環境中,不論活動程度為何,都應隨時喝水,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
.注意尿量及顏色,若尿量減少、顏色變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
.避免飲用酒類飲品。


2.注意作業環境的溫度、溼度與身邊夥伴狀況


.隨時關注氣象及氣溫溼度的變化。
.注意作業時間,戶外工作避開中午太陽直曬的時段。
.作業環境提供遮陽、採用隔熱與通風設備,並營造涼爽的休息場所。
.避免密閉環境,並保持空氣流通,並隨時注意身邊夥伴狀況。


3.做好個人防曬措施


.作業服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
.作好防曬措施,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


4.注意個人健康狀態


.注意使用可能會誘發中暑之藥物,包括增加產熱(如甲狀腺素)、或增加水分流失(如利尿劑)等之藥品。
.從事高溫或高溼度環境之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署建議如戶外工作者或有找水需求的民眾,可以透過「奉茶行動」APP,快速且方便找到最近距離的奉茶站(目前全台已設置超過7千站),以減少塑膠瓶的使用,能解渴又兼做環保;另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傳茶包局部熱敷消除黑眼圈 看似有效卻可能引發過敏
▸產後漏尿不敢陪孩子跑跳玩耍 私密處修整重拾親子時光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財團法人切膚之愛基金會從98年起開辦瑞智學堂,然而一週一次的課程,已無法滿足個案需求,必需再開辦更多活動才能延緩失智退化的速度。因此,彰化第一間專收失智患者的日間照顧中心「魏愛倫學苑」,在9月30日正式開幕,未來將服務更多的失智症家庭。「魏愛倫學苑」開幕當天來自彰化的謝振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北市衛生局自10月1日開始,提供年滿75歲長者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如曾於65歲後接種過1劑者,則無須再接種第2劑;若曾於65歲前接種者,可經醫師評估可再補接種1劑。為免肺炎鏈球菌入侵,75歲以上長者,趕快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朱玉如指出,...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經常喝茶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然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茶的認識也存在不少誤區,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隱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喝茶的誤區誤區一:濃茶“醒酒”。有人認為,酒後喝濃茶,有“醒酒”作用,這是一種誤解。酒後飲濃茶,茶中咖啡鹼等可迅速發揮利尿...

閱讀詳情 »

有不少人都有起床後或者飯後喝一杯咖啡的習慣,很多人在需要熬夜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咖啡一般會成為第一選擇。咖啡會對胃造成刺激的是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成分,而咖啡因會促進胃液分泌,而咖啡因無論是在咖啡中還是在綠茶中含量都是差不多的。在給患有胃潰瘍的人服用時需要特別注意。咖啡是傷胃還是護胃主要是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