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未來3天中南部空氣好糟!5類敏感族群自保 脫口罩得多一道手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未來3天,中南部空氣品質不佳!敏感性族群最好乖乖待在室內活動為主。國健署點名,包括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建議這幾日採取防範,減少戶外活動,改以室內活動為主,真要外出口罩絕對不要離身,回到家脫口罩後更要多一道手續,就是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今(22)日起受南方雲系北移影響,全台降雨機率提升,下風處中南部仍須留意汙染物累積情形;23日東北季風增強,24日受東北季風影響,下風處南部地區,汙染物易累積,且23日晚間至24日可能挾帶微量境外汙染移入台灣。

國健署就針對未來3天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醒民眾採取3項自我保護策略,第一,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的暴露;要特別注意的是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

第二,減少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第三,運用大眾運輸工具,取代自行開車及騎機車,減少燃油車的排放。

環保署則進一步提醒,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民眾可多利用空氣品質監測網資訊(網址:https://airtw.epa.gov.tw/ 、「愛環境資訊網」http://ienv.epa.gov.tw)查詢最新空氣品質變化,或透過「環境即時通」手機APP可以設定不同警戒值,強化個人防護。

照片來源:翻攝自環保署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衝擊醫護「薪」情! 長庚醫院年終5個月+5千紅包略縮水

台灣離「封城」還有多遠? 4階段標準公布!得日確診百例才升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猜猜看,牙齒矯正要幾年才能完成呢?兩年、三年?很多人聽到這裡就開始心生猶豫,但假設今天有機會在半年內完成矯正療程,你會如何決定?百聞不如一見,這次就讓我們透過國際級隱適美矯正大師邱琬棋醫師的得獎案例,一睹「隱形輕矯正」是否真能夠用半年的時間打造令人滿意的微笑曲線!     這次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不但全台遍地多點開花,且又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及152例境外移入(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單日新增87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36萬人口將進行「類普篩」,引發外界對過去一向持反對普篩立場的指揮中心的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強調,過去不做是因為材料的精確度還不夠,而這一次基隆「類普篩」也不是要找感染源,而是要圍堵,如果試辦效果好,未來再有區域性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再度「多點、不明」大爆發,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中央喊話,共存跟清零已經到了交叉點,政府該做選擇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強調,目前還沒有到放棄清零的決定點,但他也說,走向共存這是一個趨勢,如果染疫率超過2成, 你也不得不共存。 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