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551 指揮中心:隔離期滿不用PCR 改為家用快篩

本土+551 指揮中心:隔離期滿不用PCR 改為家用快篩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51例本土個案及112例境外移入(3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目前輕症與無症狀佔99.66%。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本土病例,為291例男性、2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4日至4月12日,其中包含242例為無症狀感染。

居家隔離、檢疫期滿 快篩陰性可解隔離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近期本土疫情升溫,為了要加速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檢測結果,將進行相關防治策略,由於目前使用的家用快篩特異性高達99%,因此對於有傳染力的個案具高度鑑別力,而且可以自行操作,即日起,將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在期滿前第10天,都改為快篩,「只要採檢了第10天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快篩是陰性,才可以解隔離。」

指揮中心說明,為利實務執行,調整防疫措施如下:

一、居家隔離:
(一) 總共進行4次檢測,分別為隔離期間第5-7天、隔離期滿當日(接觸日次日起第10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2天及第4天實施,原隔離期滿之PCR檢測改以快篩檢測進行。
(二)無第10天快篩試劑者,請先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使用之快篩試劑執行檢測,並於隔離期滿後主動洽詢「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由「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協助轉介「現居地」地方政府衛生局所領取快篩試劑。
二、居家檢疫:
(一) 考量國際港埠現行試劑發放作業及Omicron變異株之潛伏期較短等病毒特性,爰檢疫期間第7天之快篩調整為第10天(檢疫期滿前)執行,即於檢疫期間第3、5、10天各進行一次快篩,檢疫期滿不再實施PCR採檢作業。
(二) 尚未進行第7天快篩檢測之檢疫民眾,請延後至第10天執行;已完成第7天快篩檢測者,請先以原提供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使用之快篩試劑執行檢疫第10天之快篩檢測,並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聯繫所在地之地方政府領取快篩試劑,完成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2次快篩。
指揮中心強調,隔離及檢疫措施為防範COVID-19疫情的重要關鍵,請民眾務必遵守隔離及檢疫期間相關事項,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並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本土+551 指揮中心:隔離期滿不用PCR 改為家用快篩

【延伸閱讀】

本土+439 陳時中:疫情維持高點 啟動確診者居家照護

本土+384,台灣不會放棄防疫 以「減災」為現階段首要目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辦鐵道之旅活動 鼓勵長輩走出戶外【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多數居家服務獨居的弱勢長輩,因身體上的不便,或家庭因素無人陪伴關懷,且鮮少有外出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為鼓勵弱勢長輩走出戶外,切膚之愛基金會舉辦糖廠鐵道文化之旅活動,帶領14名獨居弱勢長輩一起坐著糖廠火車,體...

閱讀詳情 »

頭暈目眩別輕忽,小心可能是耳石脫位作祟!1名從事水電工作的男子,日前工作時不慎從高處摔落,之後不管是抬頭裝電燈或是低頭查水管,總會出現天旋地轉的暈眩持續數10秒,讓他非常困擾。一度懷疑是腦部損傷引起,回診神經外科檢查,卻未發現腦部病變。直到轉診至耳鼻喉科後,才終於確診其眩暈問題,其實是良性陣發性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2萬7000名跑者進入最終備戰狀態,「2018臺北馬拉松」將於12月9日上午6點30分在市府廣場前盛大起跑!臺北市政府今(7)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第三展覽館舉行賽前記者會,除有「臺灣最速男」楊俊瀚助陣,也邀請國內外菁英好手及友好城市,包括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社會大眾長期對精神疾病的不瞭解而造成污名化的現象,無形中導致精神病人的各項權益受到剝奪,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及復元動力。有鑑於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積極推展精神康復者的心理健康促進與人權倡議,年年設計創意精彩的活動,鼓勵精神康復者踴躍參與。今年更將深受精神康復者喜愛的「食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