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增286例萬華占144例 憂民眾移動外縣市再發簡訊

本土增286例萬華占144例 憂民眾移動外縣市再發簡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持續,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295例新冠個案,9例境外移入,286例本土個案,台北市與新北市佔244例仍然是重災區,同時疫情持續向東擴張,宜蘭病例數增加至8例,感染源與萬華活動有關仍是大宗144例,擔心高風險族群移動至外縣市,指揮中心將再發警示簡訊。


新增病例主要分布雙北 篩檢站陽性率下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86例新確診個案中,155名男性與131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在5月1日至5月19日間,居住在新北市157例最多,中和區40例為主要,台北市87例區次,萬華區40例為主要,目前除萬華已有5座篩檢站,新北市也社有4個篩檢站。


陳時中說明,台北市萬華篩檢站陽性率下降至4.9%,篩檢人數穩定在每天1,000至1,200人,新北市在板橋、土城、中和、樂生設立篩檢站,篩檢人數逐步增加,由原本200多人上升至600多人,陽性率由5.5%下降至2.9%,其他縣市將會比照雙北先例,在風險熱區設立篩檢站,把可能病人找出來。


本土增286例萬華占144例 憂民眾移動外縣市再發簡訊

▲5月20日新冠肺炎新確診病患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萬華活動史仍是最高風險 指揮中心將針對外縣市民眾發簡訊


指揮中心統計,除雙北外其他縣市新增,桃園市17例、宜蘭縣8例、彰化縣6例、基隆市5例、高雄市與台中市各2例、新竹市與雲林縣各1例;全台新確診者萬華活動史相關84例、茶藝館相關60例、獅子會相關7例、某水果商相關4例、遊藝場相關2例、關連不明84例、已知感染源38例、調查中28例。


目前確診者中,大多數都與萬華活動相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下午3時將會針對4月20日至5月19日曾經在萬華高風險區,呆的時間比較久,但已經在外縣市民眾,將會發出通知簡訊,提醒一旦有身體異常,盡快聯繫當衛生局;指揮中心認為,發出簡訊量應該會比前次60萬筆少。


本土增286例萬華占144例 憂民眾移動外縣市再發簡訊

▲疾管署將再針對萬華活動史群眾發出簡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呼籲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身不由己戴好口罩


陳時中呼籲,民眾能夠減少出門,就不要外出接觸可能危險因子,但也不用過於擔心,看到確診者足跡曾經與自己重疊,就馬上到篩檢站,或到醫院要求檢查,目前有密切接觸風險才相對高,稍微寒暄或打個招呼,染病可能性比較低,但最好不要外出,不得已就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把危險降到最低。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97,481例新冠肺炎通報,其中2,825例確診,分別為1,103例境外移入,1,66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8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5例死亡。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國內疫情嚴峻! 李秉穎:憂最壞狀況1個月恐破千病例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資深教授,花大把時間教學、做研究。日積月累的疲勞,加上沒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有一天早上醒來,發覺左半邊肢體不聽使喚,口齒不清,緊急就醫被診斷為急性缺血性中風。但他認為,西藥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且傷身,所以未規律服用藥物,沒想到短時間內再度中風。因第二次的病況比較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1歲退休的男性,因行動不便合併意識不清楚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肺部兩側有多顆腫瘤,最大腫瘤約6.5公分,且已有腦轉移現象,腦部有10顆以上1至4公分腫瘤,相當驚人!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腦轉移後,醫師建議先做基因檢測確定病理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徹底治療。基因檢測成趨勢 精準...

閱讀詳情 »

洗澡是一件放鬆身心、紓解壓力的方式,但是錯誤的洗澡習慣,卻可能有害身體健康。網路上盛傳:「早上起床、睡前洗澡,會導致體內濕氣重,排不掉,非常傷身體」,究竟是迷思,或是真有其事呢?洗澡真的跟濕氣有關嗎?除此之外,洗澡有沒有哪些眉角是需要注意的呢?讓中醫師來為你解答。 濕氣無法排除的關鍵:脾臟功能失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孩童及青少年的休閒習慣逐漸改變,從過往的戶外活動轉變為待在家中使用電腦、手機,除了社群網站、網路影片,更可能沈迷於網路遊戲。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提醒,社群網站及遊戲會使孩童久坐,進而影響生活規律,甚至因網路刺激,使孩子對一般生活感到無趣,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