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東奧賽場邊無名英雄 認識「運動醫學團隊」

東奧賽場邊無名英雄 認識「運動醫學團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展開,中華隊表現屢創佳績,奪牌數更是創歷年參賽紀錄新高,帶起一波全民瘋奧運的熱潮,但你有沒有發現東奧賽場上,除了拚搏的選手及教練還有一群人,隨時在場上觀察選手一舉一動,注意選手身體狀況,在腦中沙盤推演可能需要的醫療措施,他們是「運動醫學團隊」。

運動醫學醫師團隊跨領域組成 即時擬定治療計畫

中華隊在東奧賽場有亮眼成績,不能不歸功於平時的大量訓練,華麗的鎂光燈聚焦背後是選手們長時間苦練的汗水,以及新舊雜陳的運動傷害,但是運動員不可能受傷就完全不訓練,此時運動醫學醫師角色舉足輕重。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解釋,運動醫學醫師團隊為跨領域組成,本次的奧運隊醫團隊,除了復健科林瀛洲醫療長,也包括骨科周文毅醫師、中醫郭純恩醫師等,共同配合協助照顧運動員健康。而除了醫療層面,運動防護師、治療師去對各種傷害訓練與功能導向進行介入,以及營養師調整飲食預防選手「相對能量不足」、心理師照護選手心理健康都是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東奧賽場邊無名英雄 認識「運動醫學團隊」

 隊醫長期隨隊看診 掌握選手負傷狀況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暨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進一步說明,隊醫不只需了解各種領域的運動規則、急慢性傷害、運動禁藥議題,並且平常就要跟教練、選手、其他團隊成員互相熟悉、掌握選手狀況,才能準確調整訓練,必要時更需參與評估選手能否帶傷上場比賽等議題,因此,運動醫學團隊不只在奧運賽會陪同,平時就會前往國訓中心協助選手訓練,且跟著選手各大賽事東征西討。

以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復健科林瀛洲醫師為例,林醫師多年來固定每週南北往返至左營國訓中心看診,診治選手的運動傷害,與教練及選手一同討論治療及訓練計畫。


東奧賽場邊無名英雄 認識「運動醫學團隊」

運動員治療需求大不同 運動醫學飛快進展妥善照護

運動員的特別性在於治療需求與一般人不同,一般肌肉骨骼疾病常用的類固醇不僅是運動禁藥,更可能弱化肌腱韌帶等組織,因此不適合運動員。

以此次東奧讓台灣發光的羽球來說,快速移動的腳步、弓箭步及跳躍,都會造成膝蓋及腳踝的負擔。據統計,下肢關節及髕骨肌腱的運動傷害最為常見,超過一半的羽球選手受下肢運動傷害所苦,而過肩殺球也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及旋轉肌腱受傷等狀況。

近來隨著醫材技術的進步,對於肌肉骨骼關節損傷,運動醫學領域有越來越多先進的治療,包括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治療,可以無副作用也無禁藥風險地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超音波的進展,也能讓醫師能在賽場上更即時診斷傷害程度,並且在選手運動傷害恢復過程中追蹤修復程度,進而與選手及教練共同討論訓練強度及進程。

大家常聽到的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 (PRP),近來也改良優化,使萃取出的血小板及生長因子的濃度更為穩定,是許多運動員遠離運動傷害困擾的一大利多。

培育更多台灣之光 基層運動員照護不可少 

奧運四年一次,但對運動員的關心不能只有四年一次!運動醫學的進步在選手訓練過程中默默扮演支持的角色,在每個榮耀時刻的背後,都有運動醫學團隊成為選手最堅強的後盾、守護選手的健康,讓運動選手能全力發揮、為國爭光!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表示,未來越來越多運動選手能夠得到好的照護,不只是奧運明星運動員,基層運動選手也能夠因為企業贊助、民眾支持,享受運動醫學發展的成果!


參考資料

1. Guermont, H., le Van, P., Marcelli, C., Reboursière, E., & Drigny, J. (2020). Epidemiology of Injuries in Elite Badminton Players.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 Mohd Jamali, M. N. Z., Selvanayagam, V. S., a Hamid, M. S., & Yusof, A. (2021). Prevalence, pattern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jury: comparison between elite Malaysian able-bodied and para-badminton players.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 1–7

【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大用眼! 醫曝螢幕最佳配置

卵巢早衰至不孕,小心免疫失調是關鍵 中醫調節免疫助您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每年夏日是芒果的盛產季節,香甜誘人的滋味總是讓人忍不住買回家大快朵頤。有媒體報導民眾因誤食有黑點酸臭的芒果送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別針對芒果黑點形成原因及安全性予以說明,以避免民眾誤解。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芒果專家說明,造成芒果果實黑點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及黑斑病,分別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全台新冠肺炎累積個案數至今已經超過13000人,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口罩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必需品,配戴口罩更是防疫措施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但長期戴口罩可能會對玫瑰斑(酒糟)患者的皮膚有所影響,像是因為口罩磨擦使皮膚更敏感或表皮受損、因熱氣及水氣造成皮膚油脂過度分泌,導致臉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自五月中台灣進入社區三級警戒,許多人都減少出門,除了上班、採購物資之外,盡量都待在家中。不過有些年紀較長的的人會發現,體能下滑似乎更加嚴重,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表示,老年衰弱似乎是個自然現象,但臨床上發現「衰弱症」的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健康照護,且容易發生併發症,遇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典型症狀為咳嗽、發燒,但民眾染疫後,免疫系統為了對抗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劇烈發炎,可能導致患者眼睛乾澀不適;若病毒進入眼表細胞,也可能衝擊保濕能力,根據今(2021)年初新發表的研究顯示1,新冠肺炎感染者竟有約一成出現乾眼症類似症狀。也因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逾一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