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京奧運,中華隊鄭怡靜、林昀儒、郭婞淳等得牌好手,都曾開心的咬著獎牌拍照,但東奧官方最近特別在推特貼心發文提醒「我們的獎牌是廢棄電子設備回收製成的,不能吃喔。」
東奧委員會在推特上說「我們的獎牌材料是由日本民眾捐贈的廢棄電子設備回收製成的,所以你們不必咬著他們...雖然我們知道你們還是會這樣做。」最後主辦單位還耍冷問了一句:「可以請咬過的選手們告訴我們獎牌的滋味究竟如何嗎?」
其實從廢手機提煉金屬,並不是甚麼新技術,台電粉絲團,昨天(28日)也發文介紹,這次奧運獎牌是從舊手機來的,是日本首次讓全民參與獎牌製作,做法很簡單,就是先請民眾捐出舊手機及廢棄小型電子設備,主辦單位再從中提煉出金、銀、銅製成5000枚獎牌。台電文創今年也曾用退役材料(絕緣礙子),打造了員工運動會的優勝獎盃。
據了解,這些廢棄的電子設備是2017年至2019年間,日本政府陸續募集回收而成,重量達到約8萬噸,總共提煉出32公斤黃金、3500公斤白銀和2200公斤銅。
雖說獎牌不能吃,但輕輕咬一下,應該也不會有大礙,而且這已經是奧運會奪牌選手多年來的拍照習慣了,唯一的意外是: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中,德國雪橇銀牌選手莫勒曾在拍照咬獎牌時,太用力,咬斷了門牙。(圖:體育署提供)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