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染新冠恐出現長期不適 盤點「常見身體症狀」

染新冠恐出現長期不適 盤點「常見身體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從2020年開始,短時間內迅速席捲全球。回顧國內,維持一年以上的防疫佳績,也終在2021年5月開始爆發疫情,至今確診者2萬1千餘人,853人死亡。2021年3月起,國內開始急起直追施打疫苗,至今疫苗覆蓋率第一劑為83.19%、第二劑77.62%、第三劑為46.63%,因全民加上醫護努力,藥物及治療方式的發現,讓我們得以從去年面對疫情及重症的恐慌中逐漸走出來。

染疫COVID-19後 恐出現長期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杜明晃指出,目前已有文獻顯示,即使非重症患者,在染疫後也會出現長期症狀。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定義,新冠患者大多在12週內完全康復,但若解除隔離後且自染疫起12週,仍持續存在症狀且無法以其他原因解釋,則稱之為Long COVID。

感染症狀不限於呼吸道 常見症狀有這些

如上述COVID-19感染症狀不限於呼吸道,因廣泛的全身性發炎及免疫反應,症狀多為非特異性,在單一專科有時不易引起注意,常見症狀有胸悶喘咳等呼吸道症狀,另有極易倦怠,疼痛或肌肉痛,頭痛或周邊肢體麻木,掉髮或皮膚出疹。有些患者會出現「腦霧」,即無法專心,認知功能異常,暈眩等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醫療團隊整合 讓力量更強大

因染疫後患者潛在可能的需求,健保署規劃辦理「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至今全國已有超過90家醫院開辦。對於符合Long COVID有需求的民眾,給予一站式跨科別跨職類的評估與服務。在對此一百年罕見疫情後遺症的標準治療問世前,用團隊支援必能提供超越單一科別的服務,讓民眾不再獨自面對染疫後的辛苦,期盼早日恢復原本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

南韓單日確診42萬、重症破千 專家:台灣「不會」步上後塵

BA.2成全球主流病毒株,怎麼防? 專家籲「追加劑」為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翻攝自secretchina  blog.sina,下同) 跪坐,也叫正坐。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端莊大氣,目不斜視。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也叫起。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側佩劍的,所以坐下來前,成單腿...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看著一塊塊精油皂漂亮麼?可都是我手工製作的呢。其實自己做真是即簡單方便,療效又好。收拾家看到一大盒N年前買的精油幾乎什麼都有。當時迷精油迷得不行和現在迷做美食一樣。所以攢下了一大盒格式精油,現在直接用怕對柚子不好,想來想去做精油皂吧。 春天的風颳的啊。身上的皮膚都乾燥...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裝唇膏管中,方便使用。 紫草膏成份:紫草根(中藥行都有買,一大包才15塊),蜂蠟,橄欖油(冷壓) 下面一起來製作,我們先準備材料: 1、紫草根油: 在橄欖油中浸泡三個月的紫草油 (或用小火直接低溫油炸紫草根一小時,油跟紫草根是3比1), 2、唇膏管,或者是小藥盒(台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