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梅克爾憩室是什麼問題? 醫師帶你認識小腸先天性異常

梅克爾憩室是什麼問題? 醫師帶你認識小腸先天性異常

幼童持續血便且腹痛加劇,家長千萬別大意,因為這有可能是小腸先天性異常。5歲的楊小弟最近2天因反覆嘔吐與肚子痛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住院後開始解出磚紅色血便,而且皮膚與結膜變得蒼白。抽血檢查發現有貧血現象,經腹部電腦斷層與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醫師安排楊小弟腹腔內視鏡梅克爾憩室切除手術時發現,患者除了有梅克爾憩室外,還合併梅克爾憩室炎、憩室穿孔與沾粘性腸阻塞的情況。經手術切除後,楊小弟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門診追蹤已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徐千婷表示,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小腸常見的1種先天性異常,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其發生原因在於胚胎早期,連接胎兒中腸與卵黃囊的臍腸繫膜導管(omphalomesenteric duct)未於胚胎期第5至7周成功消失,而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

梅克爾憩室主要分布在迴腸,距離迴盲瓣約50至75公分處。因憩室內會出現腸道以外的異位黏膜組織,如胰組織與胃組織,造成憩室附近的腸道黏膜長期受到胰酵素或胃酸侵襲,因而形成腸黏膜潰瘍與出血的情形。

徐千婷醫師說明,梅克爾憩室多在2歲之前會出現症狀,但是發生症狀的年齡從嬰兒到成人都有可能。它的臨床症狀相當多樣化,兒童多為無痛性血便,其他包括貧血、腹痛、嘔吐等,一些少見而嚴重的個案甚至會以憩室炎、憩室穿孔併腹膜炎、腸阻塞、腸扭轉或合併腸套疊表現。

梅克爾憩室診斷主要靠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顯示異位性胃黏膜組織,若出現臨床症狀,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梅克爾憩室或其併發症因早期症狀不典型,臨床上易與腸胃炎混淆。徐千婷醫師呼籲,若孩子出現大片血便,或嚴重腹痛等異狀,應盡早就醫檢查,及時治療。

相關推薦

掉頭髮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經常性的掉頭髮還是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外在形象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擾亂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所以,如何阻止掉頭發就成了我們大家所共同關注的事情。 經常掉頭髮怎麼辦 1、改變梳頭的方向 梳發的方向如果保持不變,頭髮縫兒分開的地方,由於常常被陽光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長期推動防治婦女受暴的努力,已獲得全球肯定。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在第6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台灣防治婦女受暴的成果」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台灣有完善的立法保護婦女,婚姻暴力盛行率約18%,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球的統計數字。邱文達表示,台灣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端午節將至,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食藥署聯合全台各縣市衛生局抽驗乾香菇、栗子、鹹蛋黃、剝殼竹筍、菜脯及蝦米6項粽子常用食材,共計抽驗262件檢體,結果有23件檢驗不符合規定;其中,不合格產品以蝦米比例最高。至於檢驗不符規定的原因,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馮潤蘭主任表示,蝦米二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在日內瓦舉行的第6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演說提出警告。他以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載的一段話提醒所有國家,氣候變遷是21世紀對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如果我們再不積極因應,各種相關疾病將全面爆發,不僅危害老人、小孩的健康,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