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持續血便且腹痛加劇,家長千萬別大意,因為這有可能是小腸先天性異常。5歲的楊小弟最近2天因反覆嘔吐與肚子痛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住院後開始解出磚紅色血便,而且皮膚與結膜變得蒼白。抽血檢查發現有貧血現象,經腹部電腦斷層與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醫師安排楊小弟腹腔內視鏡梅克爾憩室切除手術時發現,患者除了有梅克爾憩室外,還合併梅克爾憩室炎、憩室穿孔與沾粘性腸阻塞的情況。經手術切除後,楊小弟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門診追蹤已無腸道出血與腹痛的情況。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徐千婷表示,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小腸常見的1種先天性異常,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其發生原因在於胚胎早期,連接胎兒中腸與卵黃囊的臍腸繫膜導管(omphalomesenteric duct)未於胚胎期第5至7周成功消失,而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
梅克爾憩室主要分布在迴腸,距離迴盲瓣約50至75公分處。因憩室內會出現腸道以外的異位黏膜組織,如胰組織與胃組織,造成憩室附近的腸道黏膜長期受到胰酵素或胃酸侵襲,因而形成腸黏膜潰瘍與出血的情形。
徐千婷醫師說明,梅克爾憩室多在2歲之前會出現症狀,但是發生症狀的年齡從嬰兒到成人都有可能。它的臨床症狀相當多樣化,兒童多為無痛性血便,其他包括貧血、腹痛、嘔吐等,一些少見而嚴重的個案甚至會以憩室炎、憩室穿孔併腹膜炎、腸阻塞、腸扭轉或合併腸套疊表現。
梅克爾憩室診斷主要靠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顯示異位性胃黏膜組織,若出現臨床症狀,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梅克爾憩室或其併發症因早期症狀不典型,臨床上易與腸胃炎混淆。徐千婷醫師呼籲,若孩子出現大片血便,或嚴重腹痛等異狀,應盡早就醫檢查,及時治療。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大腸癌好發於這些族群 50至74歲民眾國健署補助篩檢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
閱讀詳情 »天然的未必最好! 綠褶菇 姑婆芋別亂採 誤食菇恐中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8年曾發生民眾於路邊採摘野菇食用後死亡,食餘檢體經檢驗為綠褶菇。」近年來食藥署也常接獲民眾誤食綠褶菇的案例,大多是因到野外遊玩時,隨意摘採野外植物食用所致;根據食藥署歷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最常誤食的菇類和植物,就是「綠褶菇」和「姑婆芋」!綠褶菇和姑婆芋都有毒 誤食症...
閱讀詳情 »染色體平衡易位致不孕! 夫妻跨海來台5次取卵喜獲雙胞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對非臺灣籍的夫妻,太太兩年來仍無法自然受孕,期間更經歷了一次流產,一度也因長輩期盼「傳宗接代」,讓夫妻與婆媳之間的關係變得緊繃,經就醫檢查,才發現先生患有染色體平衡易位問題,導致胚胎不健康,容易流產,因此夫妻決定跨海求助花蓮慈濟醫院,經醫師經過胚胎著床前的染色體篩檢後...
閱讀詳情 »恩主公醫院掀智慧醫療新革命 三大AI服務成功導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智慧科技的時代來臨,恩主公醫院自民國106年積極投入布局智慧醫療,與科技公司攜手合作以先進科技技術輔佐醫療服務,建構以人為本的智慧醫院。在經過雙方多年的努力下,恩主公醫院門診大樓將於25日舉辦開幕典禮,啟用三項創新智慧醫療服務「ICD-10 CM 智能推薦」、「遠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