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入脊椎骨折復位系統  5旬婦人挺直腰桿大步走

植入脊椎骨折復位系統 5旬婦人挺直腰桿大步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52歲陳姓婦人因長期背痛且伴隨腸胃不適,求醫三年病情仍不見好轉,最後駝背影響行走能力,到大林慈濟醫院求助神經外科,經副院長陳金城檢查,發現她曾接受脊椎骨折手術,原本植入的多根骨釘有些斷裂、有些鬆脫,經開刀移除骨釘後,植入脊椎骨折復位系統,併低溫骨水泥灌注,順利解除多年疼痛及腸胃問題。

工地意外植入骨釘  恢復期間又多次跌倒

陳姓婦人表示,三年前在工地發生一場意外,一桶油漆突然從天而降,不慎砸往背部,導致脊椎、肋骨、鎖骨都嚴重斷裂,經過緊急開刀後植入12根骨釘固定脊椎,傷口長達三十多公分,住院二十幾天後出院返家休養。

經過半年的時間努力做復健,陳姓婦人好不容易才恢復行走能力,卻又在家中不慎跌倒,造成大腿骨折,手術治療後置換人工關節,又不小心跌了一次,雙腳出現無力感、抽痛。

脊椎骨折復位系統  矯正變形骨折問題

陳金城副院長指出,病人在門診時表示,腰部痠痛到無法挺直身體,因而胃部受到擠壓導致消化不良,雙腳及左邊鼠蹊部也是疼痛無比,從x光片檢查影像中發現曾開過刀,原本植入的骨釘是要撐起脊椎骨折的部分,但跌倒後損壞的釘子已無法撐起身體的重量,造成釘子斷裂、鬆脫,所以骨折仍然持續發炎、水腫。

陳金城副院長將她原來的骨釘移除,另外再利用二個0.5公分的傷口植入脊椎骨折復位系統,把變形的骨折矯正後,再灌注低溫骨水泥讓骨折更加穩固,徹底解除婦人多年疼痛。

傳統骨釘重置傷口大  新型脊椎骨折復位優點多

以往,此種骨折的骨釘重置手術需要加長骨釘固定部位,除了增加手術的複雜度且傷口又大,相對提高手術風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的脊椎骨折復位系統,不僅大幅改善以往的手術缺點,同時將複雜的手術簡單化,提高病人舒適度。

這位婦人在手術後,原本的疼痛已不見,就連背部也能挺直走路,二個小時的手術,成功解除她三年痛不欲生之苦,她流著淚感激:「陳醫師是我的救命恩人,謝謝他讓我再度重生,看見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長輩確診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該怎麼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強調,高風險患者還是可以治療,也有藥物能達到與低風險患者相同的治療效果,平均存活期可達3-4年,更有機會等待新藥問世,延長存活時間,千萬要好好治療。症狀太普通 多發性骨髓瘤難發現余垣斌醫師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因為全球疫情升溫,口罩已成為人人必備物品,有醫師建議一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但是一歲後的小小孩不是馬上就能接受口罩,家長心累、寶寶有苦也說不出,到底該怎麼訓練小小孩戴口罩?台灣嬰幼兒行為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清祥表示,1至1.5歲的孩子開始有各項社交情緒、認知發展,若抗拒戴口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罹癌人數持續攀升,且癌症多年來蟬聯10大死榜首,雖然從2006年開始,WHO重新定義為「癌症是1種慢性病」,表示癌症是1種可治療、控制,甚至是能夠治癒的疾病,但為什麼有些癌患者卻無法幸運存活下來呢? 癌友營養失衡體重下降 「惡病質」是常見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儘管健保財務狀況吃緊,但仍擴大新藥給付範圍,健保署今天公布共有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等8種適應症新藥納入健保,其中以抗藥性細菌治療用抗生素影響較大,每年最多約4千名感染患者受惠。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這次納入健保的新藥中,有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