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牙就不會得到牙周病? 醫:仍有發炎危機

植牙就不會得到牙周病? 醫:仍有發炎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牙周病是全球罹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但是,缺牙後接受植牙者,已無自然牙,還會得到牙周病嗎?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張睿貞表示,目前植牙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而人工植牙是利用「骨整合」讓牙根與牙齦結合,而植牙是先將人工牙根放置於骨頭內,等到骨頭與人工牙根密合後再製作假牙。
植牙、假牙咬合力落差大 關鍵在於有無「支撐」
就構造而言,牙齦上方是牙冠,在牙齦的下方是牙根,牙根穩穩固定在齒槽骨上,支撐咬合力,使整顆牙齒保持挺立不搖的堅強狀態。至於傳統的全口假牙和活動式假牙,是沒有牙根的假牙,無支撐力,所以能承受的咬合力較弱,長期使用上也有許多不便和缺點。
張睿貞醫師指出,植牙技術正好彌補了傳統活動假牙的缺失,在缺牙的位置直接植入人工牙根,待人工牙根與骨頭生長密合後,再裝置假牙,使植牙的整體構造類似真牙,實用性與美觀性都大大增加了。
植牙後仍有發炎疑慮 不可逆「植體周圍炎」
植牙後還會得到牙周病嗎?張睿貞醫師解釋,人工植牙如同自然牙一樣亦需清潔維護。雖然取代自然牙的人工植牙有著不會蛀的金屬質地,但其所附著的地基_齒槽骨以及周周的覆蓋牙周黏膜)如同自然牙一樣仍然是有生命的。因此清潔維護不佳,也會造成植體周圍組織的發炎與破壞。而植體周圍組織炎,就如同牙齒周圍發炎一樣,一旦患有植體周圍炎,就和自然牙的牙周病一樣,而且還是「不可逆」的。
術前評估、術後保養 是關鍵
醫師提醒,植牙患者應將植體徹底清潔、定期回診,更別忽略植牙術前評估,將植牙術前術後的功課做足,就可以讓植牙體完美的取代自然牙,咀嚼、發音咬字都不會再是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感謝每位器官捐贈者的愛心,增加社會對器官捐贈者的尊敬,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舉辦器官捐贈紀念日活動,邀請走過器官捐贈的器捐家屬,共同為捐贈活動進行宣導,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有更多需要器官的人需要活下去,且捐出器官給不認識的人,精神及其偉大,社會能擁有良好風氣,對國家也會有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017台灣生技月活動將於6月28日至7月2日於南港展覽館地區登場,大會持續以「五合一」方式,結合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媒合會、午餐會、展會舉辦。邀請國內外專家 分享新技術「讓台灣可以走進世界,讓世界看到台灣。」2017台灣生技月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洗腎患者長期受飲食限制的困擾,近日在網路流傳短訊轉載的「避免洗腎的祕方」引起熱議,宣稱將荔枝與豬腰子用洗米水蒸煮後喝下便能成為極佳的保腎秘方,長期洗腎的患者服用荔枝腰子湯一週後腎功能恢復,也完全不用再受洗腎之苦。然而,專業腎臟科醫師表示,民眾千萬別嘗試當自己的醫師,聽信秘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天氣不穩定,雖然已經入夏,但是幾場大雨後,氣溫又忽然下降,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不只是類流感,還有很多人得到流感。就有一名5歲的小妹妹,因為感染到B流感,竟然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無法走路!高燒40度不退 且無法走路收治這名小妹妹的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最近有很多小朋友感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