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認知障礙是失智前兆?大腦遊戲提早預防

認知障礙是失智前兆?大腦遊戲提早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1名67歲陳先生過去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退休後閒賦在家,平日健康狀況良好,有空還與友人相約爬山健行。但是,原本對於自己絕佳記憶力為傲的陳先生,最近發現記憶力有減退的現象,遇到久未見面的朋友,竟然叫不出名字,連太太交代要買的東西、與朋友約定見面的時間地點,都必須再三確認。
此外,陳先生還發現學習新事物困難重重,當時正在學習外丹功的陳先生,發現難以記住動作的順序,雖可自理生活,但是這些現象讓他覺得焦慮,決定就醫。
海馬迴無萎縮  為何仍健忘?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傅中玲醫師表示,簡易智能測驗(MMSE)滿分為30分,但是當請他記12樣物品時,20分鐘後他只記得4樣。
但是,陳先生的腦部磁振檢查中發現管理記憶的海馬迴並無萎縮,但是有些「白質病變」。醫師表示,經由類澱粉正子斷層攝影(amyloid PiB PET)發現腦中的確有類澱粉堆積現象,確認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
認知障礙  是失智前兆
傅中玲醫師解釋,輕度認知障礙是介於正常和失智之間的過渡階段。這類的患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正常,也可自理,但在複雜的事物上有障礙,簡單來說,雖可自理生活,且未達失智標準,日常生活也可自理,但有約15%的認知障礙患者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
老化問題嚴重 4人有1人患認知障礙
衛福部公佈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8%有失智症、18.8%有輕度認知障礙,推估目前約有24萬失智患者和57萬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每4個老人就有1人有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中約有15%的患者會罹患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的1%的機會高了10倍之多,但醫師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輕度認知障礙一定會變為失智症。
醫師指出,要讓失智遠離家中長者,就要讓「大腦做運動」!根據統計,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者若無持續做腦部運動,轉成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高出4.3倍,而參與研究時簡易智能測驗分數較低者,也是阿茲海默氏症高危險族群。
大腦運動  遠離失智
醫師建議,要讓大腦運動,可經常性的閱讀、玩牌下棋、填字遊戲、彈奏樂器等來遠離失智。此外,65歲以上老人可以每年至少做一次認知檢查,提早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肺癌在台灣治療技術逐年進步,存活期已逐漸提升,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藥物治療,保持均衡的營養更是抗癌最不可忽略的一環。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陳昭勳醫師表示,診間曾有患者認為不吃肉能餓死癌細胞,結果癌細胞沒餓死,自己反而因營養不足而沒有體力進行抗癌治療。此外,營養不足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隱形眼鏡千萬不可以戴著睡覺,否則有可能使眼角膜受傷!有位二十多歲年輕女子,日前戴著彩色隱形眼鏡睡覺,結果隱形眼鏡竟然因為過於乾燥而破裂在眼睛裡面;眼科醫師提醒,隱形眼鏡在眼睛裡破裂,若是眼角膜受傷嚴重時,可能有失明之虞。 戴著隱形眼鏡睡覺 別以為只是戴一晚的隱形眼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正值壯年的員警、保全、醫師、科技人、企業主管突然倒下,類似情形不時發生,在工作高壓過勞、作息不正常的日常生活中,40、50歲的「薪」苦族或「心」苦族,最近5年急性心肌梗塞的增加率反而超過70歲以上的長輩,但是大多數人都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9歲陳姓婦人吃魚,入肚後竟變成魚鉤?這名婦人日前因腰椎舊疾到彰化醫院骨科就診,X光竟顯示大腸附近有一鉤狀物,判斷長度約1.5公分,趕緊把婦人轉診肝膽腸胃科,研判是魚鉤,所幸未刺破腸胃引起劇痛,經服藥追蹤將魚鉤排出。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詩典表示,一般而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