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植物性奶油,潛藏健康危機

標榜不含反式脂肪與動物性膽固醇的植物性奶油真的比較健康嗎?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植物性奶油係經氫化製成,仍含有反式脂肪,而且飽和脂肪高,反而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不見得比較健康。
植物性奶油,潛藏健康危機
《董氏基金會調查奶油成分》
董氏基金會與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調查市售37件「奶油」產品,發現僅18件所含成分是「乳脂肪」,其餘19件則是植物性奶油與動植物混合奶油,也就是「人造奶油」,由於種類繁多且標示不清,呼籲民眾選購時小心辨識。

董氏基金會指出,一般民眾常以為「植物性奶油」不含膽固醇及反式脂肪,沒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疑慮,事實上,植物性奶油係以植物油氫化製成,且添加色素、香料、乳化劑、安定劑及抗氧化劑等添加物,不但可能產生反式脂肪、引起阿茲海默症等疾病,而且飽和脂肪高,容易罹患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動物性乳脂奶油成分單純》
董氏基金會調查也發現,基於成本考量,部分業者將植物性奶油混合牛油,取代乳脂奶油,反而使人在不經意間吃下過多的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陳明汝分享自身經驗,他通常購買動物性乳脂的奶油產品,不僅成分單純,也比較香;而植物性奶油或動植物混合奶油雖然價格較便宜,但成分相對複雜。

《攝取天然植物油最佳》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提醒,除了一般奶油產品外,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隱藏性奶油」,如玉米濃湯、義大利麵的白醬、牛奶鍋、焗飯、燉飯、泡芙、蛋糕、冰淇淋等,消費者以為是用奶油或「乳脂」奶油製成,但在成本考量下,很多是以動植物混合奶油製成,食用時需格外注意。

許惠玉建議,消費者購買奶油產品時,應從標示看清楚成分,挑選成分單純的動物性奶油,減少攝取含氫化油的加工製品,不過動物性奶油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不能過量攝取,最好以天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堅果類、魚肉作為油脂來源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冬天腎氣虛弱會影響新陳代謝、提早老化?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說,女性冬季保養應注重補腎,只要多吃黑、白、紅三色食材,包括黑豆、黑芝麻、山藥、白果、枸杞與紅棗等,或是每天睡前喝30cc紅酒,都有助於補腎、養顏美容喔!‧腎氣虛弱會提早老化 周宗翰醫師指出,中醫觀點認為,腎氣足可延年益壽,腎氣...

閱讀詳情 »

看起來「清澈如水」的油品,卻包藏黑心,讓人對外表「潔白似雪」的麵粉,也不免打個問題,不過別緊張,衛福部決定啟動大宗民生物資稽查行動,首波就鎖定麵粉!‧鹽、糖、醬油、黃豆都要查 柴米油鹽醬醋茶,被視為「開門七件事」,可見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影響層面廣泛,在黑心油品風暴襲捲台灣、引起人心惶惶之際,衛福部...

閱讀詳情 »

減重蔚為風潮,近年不少人利用外科手術能達到瘦身目的,不過成大醫院營養師陳秋盈指出,手術後的營養照護更重要,適當的飲食控制,才能瘦得健康,不會留下後遺症。‧重度肥胖可透過手術治療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李國鼎指出,一般輕度肥胖的人透過改變飲食、適當運動,即可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但重度肥胖(BM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