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極度恐懼看牙醫? 全身麻醉牙科治療可幫忙

極度恐懼看牙醫? 全身麻醉牙科治療可幫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牙齒治療是一精細的「藝術」,患者必須配合醫師,在治療時保持安靜且維持一定的穩定度,才能讓醫師在良好的條件下完成治療。衛福部金門醫院牙科李忠興主任說,當極端恐懼、焦慮或不合作的患者、全口嚴重齲齒、年齡較小的孩童、身心障礙者等,無法充分配合看診時,整個牙科治療的品質、效率及安全性都會大打折扣,這時非但醫師無法做好治療,甚至會對患者造成危險(如刺傷)及日後恐懼接受牙科治療。

特定病人適用全身麻醉下之全口重建

衛福部金門醫院牙科李忠興主任解釋,全身麻醉下之全口重建,即有其必要性,可一次完成全口的齲齒治療,如此不但可以減少多次門診治療所造成的痛苦,也可提高醫療效率。而接受麻醉者,會在手術前進入睡眠狀態,直至手術後甦醒,且不知道手術過程。

李忠興主任建議使用全身麻醉治療的適用對象,是以:病人有嚴重的全身系統性問題,且需要立即的牙科治療;病人有心理的、生理的或心智的障礙,其嚴重足以妨礙適當的口腔評估及治療;極度不合作、恐懼或是焦慮的小孩或青少年,伴隨著廣泛的牙齒治療需求,使用門診治療方法是無法圓滿成功的;病人有廣泛的牙齒治療需求,而且因為急性發炎、解剖結構差異及過敏等情況,使得局部麻醉給藥無效;病人遭受廣泛的口腔顏面及牙齒的外傷,使用全身麻醉治療有保護其心理正常發展的功能。

等待麻醉開始有效 開始進行治療

李忠興主任認為,麻醉全口重建的程序為術前的麻醉評估(事前麻醉醫護人員會親自或經由書面方式與病人、家屬及牙科醫師溝通協調),手術當日麻醉醫師會經由靜脈點滴以及吸入性的麻醉藥物給予麻醉。等病人進入一個類似深度睡眠的無痛、無意識、無記憶、不自主狀態後,再開始進行全身麻醉的插管程序。

全口重建是待麻醉的部份就定位後,隨之進行的牙齒治療(包括牙齒填補、根管治療、拔牙、不鏽鋼牙套、樹脂牙套、空間維持器等,均依患者狀況而定)。手術結束時,再將麻醉藥物關掉,病人會慢慢甦醒過來,並送入恢復室中觀察約一至兩個小時,待病人狀況穩定後,才將病人送回病房繼績觀察或返家。

【延伸閱讀】熟男笑來像小孩 靠全瓷貼片擁帥大叔笑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在台灣,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約為54%,多為經口感染為主;醫師提醒,雖然感染幽門桿菌不一定會造成潰瘍,但若罹患消化性潰瘍,占50%至80%患者都有可能會感染幽門桿菌,最好的治療方式仍需將幽門桿菌清除乾淨,才能有效降低好發潰瘍等疾病的機率。郭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育霖指出,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成人每天所需攝取的蔬菜量約為3份,水果則為2份,即使是愛吃蔬果,也應適量,若一次攝取大量纖維,恐會造成腸胃道阻塞;1名60歲婦人,因一時貪吃,攝取過量芒果,造成腹部脹痛、食慾不振等現象,甚至嚴重至近2天都未解便,經就醫檢查,竟發現婦人腸內回堵的糞便長達2公尺,才會導致腸胃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輕度自閉孩子比中重度自閉症更辛苦!因為輕度自閉往往會未被診斷出,且會被同學、老師視為不合群、壞脾氣的小孩;有些輕度自閉症學童的家人因為不知或拒絕面對,致使孩子未能接受早期療育,非常可惜。肯納自閉症社福基金會社工督導黃鈺婷表示,自閉症孩子需要接受外界刺激,經由輔導及學習,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台大外科醫師甫從醫美診所返回醫界,他的回歸也顯現了光鮮亮麗的美容醫學與五大科所面臨的醫糾風險其實不相上下。為解決頻傳的醫美亂象,政府近期陸續加強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美違法廣告檢舉等行動,而業界也紛紛專對醫療產業第一線人員-醫師,進行相關法規的輔導課程,加強醫病關係的溝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