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標靶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 延長存活有意義

標靶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 延長存活有意義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癌症已漸漸成為慢性病,過程中癌友及家人除了擔心醫藥費用及治療成效外,最為憂心的則是治療中引起的副作用,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因而排斥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明賢醫師表示,過去ALK肺癌因尚未有針對此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使用化療的成效不佳;而日前衛福部通過ALK患者的藥物,可標靶作用在突變的基因,除了副作用較小,同時也可以能延長癌友的存活期,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讓生命更有意義。 

無聲的殺手 肺癌早期診斷不易 
黃明賢醫師說,肺癌最剛開始的診斷一定是使用X光、電腦斷層,甚至切片來確認是第幾期,如果腫瘤尚未擴散,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輔以化療及電療的方式;若不幸癌細胞擴散,基本上就不開刀,以化療、電療或標靶治療,不過當然還是有例外。

黃明賢醫師表示,尤其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絕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於晚期,過去治療因尚未出現標靶藥物,主要以化療為主,但不適的副作用也讓不少患者因此排斥治療。

基因檢測致癌基因:ALK
黃明賢醫師進一步說明,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發現除了EGFR之外的另一個致癌基因「ALK」。ALK基因的異常檢測很簡單,利用染色就可以檢測出來,臨床發現台灣大概每10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8-10位屬於ALK基因異常。透過ALK標靶藥物的治療,比起以往的化療,除了能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外,更重要的是標靶藥物只針對不正常的癌細胞攻擊,比較不會有副作用,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病患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家人相處。

ALK標靶藥物 期待健保給付
2013年,雖然衛生福利部已核准ALK基因錯位標靶藥物的使用,但因健保局尚未給付,癌友每個月藥物支出多達近30萬,對於病患實在是一筆龐大的經濟負擔,黃明賢醫師說,站在病患的立場,當然希望健保局能儘快給付標靶藥物,造福更多的患者。

同時黃明賢醫師也建議患者,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或是有抽菸的民眾,應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唯有早期診斷,才能有最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呼籲患者不應放棄,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透過治療仍然可以有效提升存活時間及生活品質。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600萬劑自10月1日開打至11月27日,接種數已經超過522萬劑,整體疫苗使用率已逾87%,疾管署宣布,今(105)年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為全國民眾,呼籲尚未接種的民眾儘快接種,以提升自身與群體保護力。 各年齡層感染都有可能引發併...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病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被告知有脂肪肝,常會很焦慮地問醫師嚴不嚴重,並且要求醫師要開立肝藥治療,要改善脂肪肝,必須先從脂肪肝的成因去了解,並針對這些問題去處理,大部分的脂肪肝是良性的,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有肝炎,並進一步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造成肝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隨著營養及醫藥衛生的改善,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相對失智症人口數也隨之上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根據國發會人口報告推估,台灣2016年失智症人口逾26萬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已逐漸演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劉先生因身體不適胃口不佳,吃不下飯卻照吃相同劑量的降血糖藥,因低血糖在家昏迷超過12個小時後送醫,經全力搶救後未留下後遺症,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都擔心血糖飆高,其實血糖過低,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出問題,同樣有生命危險,糖尿病人應瞭解藥物調整方法,並注意徵兆避免低血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