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標靶藥物治療早期基因突變肺癌 降低復發率

標靶藥物治療早期基因突變肺癌 降低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肺癌不僅在台灣是主要癌症死因之一,多年來更位居癌症死因第一位,但究竟肺癌為何會一直威脅著國人的健康?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暨台灣肺癌學會理事趙盈凱醫師指出,主要因肺部沒有疼痛感覺神經,導致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因病灶轉移到骨頭造成疼痛,或腫瘤過大壓迫至氣管出現咳血等現象才發現病症,使得大部分患者發現時都為時已晚,也因此造成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肺癌術後仍可能復發 醫:得接受術後輔助治療

早期肺癌目前治療仍以手術為主流方式,若能早期發現,腫瘤較小則可採以亞肺葉切除等根治型手術;趙盈凱主任解釋,雖手術效果最佳,但有些病患術後仍會產生復發,因此,對某些高風險族群,醫師會建議給予術後輔助治療。 

術後輔助治療 有助提升5至10%存活率

趙盈凱主任提及,手術後的復發率,與病理期別嚴重度成正相關,臨床上,以1B的期別來說,復發率就有約三至四成,且腫瘤復發位置通常都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術後輔助化學治療能有效提升5至10%的存活率,雖有明確效果,但有部分患者無法做完完整化療,導致療效有限。


標靶藥物治療早期基因突變肺癌 降低復發率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暨台灣肺癌學會理事趙盈凱醫師

標靶藥物治療早期肺癌

針對可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治療目標還是以降低病患復發,維持無疾病惡化為主,若發現腫瘤有EGFR突變,則可採以標靶藥物治療,近年來有許多研究已證實,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做為輔助治療,能降低復發比例。趙盈凱主任說明,標靶藥物治療是針對患者腫瘤的基因突變點對症下藥,起初用於末期患者上,發現療效比化療來得佳,因此將觸角延伸至術後輔助治療,針對早期肺癌患者若開刀治療後確定腫瘤有突變,則可建議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以降低復發率。

50多歲台商罹肺癌 標靶藥物治療控制病情

趙盈凱主任分享,臨床上,就曾有一名年約50多歲的台商,某次健檢時發現罹患肺癌,雖評估為早期肺癌,但因腫瘤偏大,加上患者術後無法配合接受化療,經建議採以標靶藥物治療,不需住院,透過服藥的方式以控制病情,目前這名台商病況穩定,維持正常生活。不過因標靶治療屬於新的醫療概念,健保尚未給付,對於患者可能有一定經濟負擔,因此接受治療前仍需經詳細評估。

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要遠離肺癌找上門,甚至降低肺癌死亡率,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對症下藥;趙盈凱主任呼籲,目前已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揪出早期肺癌,且根據研究指出,LDCT有助於降低20至25%肺癌死亡率。因此包括老菸槍、年齡介於50-80歲且有肺癌家族史,建議應接受定期LDCT檢查,醫師建議若發現家中成員小於50歲就罹患肺癌,則更應提前做篩檢,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肺癌腦轉治療趨多元 八旬婦靠肺癌標靶獲控制

早期肺癌輔助療法 基因突變患者新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流感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一大堆病毒在身旁伺機而動,常讓人防不勝防!醫師提醒,尤其是幼童,由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是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因此,家長對於病毒的防疫措施更要做好,才能免於健康受到威脅。愛鄰診所院長張凱忻表示,幼童的免疫系統未成熟,抵抗力較弱,是罹患流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讓阿公阿嬤們走出家門並提升身體體能,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將於4月23日每週三、4月24日每週四起,分別於全德里及新忠里舉辦為期3個月的「長青健康活力站」。並將從4月25日起,每週一、五於雙園國小辦理2個月「『躍』動、『躍』樂、『躍』健康」體適能活動,活動內容豐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家有重症病人,照顧者往往身負重任!為讓家中的重症照顧者能找到出口,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與合庫人壽合作規劃「I守護,愛守護」活動;民眾可以利用手機,只要透過QR code,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源回饋給照顧者,只要參加捐款活動,還有機會抽到500元禮券。中華民國家庭照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序春暖花開,瘦身市場進入需求的暖身階段,所以不論是在吃的、喝的、擦的、穿的,只要能驅離冬眠中的脂肪,愛美民眾無不趨之若鶩尋找最佳瘦身方法。醫學美容界也積極投入市場,日前由立塑聚焦音波儀器原廠邀請了兩位醫美權威 ,一位是長庚醫院皮膚專科主任胡倩婷醫師與遠從日本邀請來台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