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袋、淚溝、黑眼圈成青春殺手! 美顏針改善眼周老化

眼袋 淚溝 黑眼圈成青春殺手! 美顏針改善眼周老化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你有變老的跡象嗎?觀察眼睛可以略知一二!現代人常常低頭滑手機或緊盯著電腦工作,長期用眼過度、睡眠不足下,一不留意就容易養出眼袋、淚溝和熊貓眼,尤其眼睛的疲態有時連化妝品也難掩蓋。想找回眼睛神采,又不想動刀,中醫師沈瑞斌表示,想改善惱人的眼周問題,傳統針灸不著痕跡,還能讓素顏時都散發好氣色!


眼袋、淚溝、黑眼圈 眼周老化問題如何產生?


沈瑞斌醫師說明,眼眶周圍的一圈肌肉,叫眼輪匝肌,它能直接箍住眼部脂肪,而眼周肌膚很薄,因此當用眼過度、揉眼的不當拉扯,就容易造成眼輪匝肌萎縮,眼窩脂肪外凸、下垂;再加上隨年歲愈長,老化、膠原蛋白流失及眼眶骨後縮,都會加深眼袋、淚溝和黑眼圈看起來會更明顯。


尤其眼袋特別會在視覺上看起來顯老,沈瑞斌醫師指出,眼袋是往下增厚,不笑就很明顯,像是眼睛掛著兩包,顯得衰老。至於許多人常常跟眼袋分不清的臥蠶,則是位在眼瞼下方,俗稱為桃花眼,笑起來明顯,這跟顯老態的眼袋有著天壤之別。


除此之外,淚溝也是顯老的細節,它是沿著眼眶骨下緣、擠壓出的1條紋路,嚴重時通常會合併黑眼圈產生。


眼部脂肪堆積造成眼無神 中醫美顏針活化眼周肌肉


中醫認為,眼部脂肪堆積過多,會導致脂肪老化、突出以及血液循環不佳,主要有痰氣瘀阻和血氣瘀阻2大原因:(1)痰氣瘀阻,指的是眼眶脂肪脫垂、老化和移位;(2)血氣瘀阻,則是血液循環不佳,容易產生黑色素沉澱。皮膚鬆弛、老化時,眼眶骨隔膜也易鬆弛。


若想解決這問題,此時可以利用中醫美顏針調節淚溝韌帶及周邊的顴弓韌帶、眼眶韌帶,一方面放鬆眼部肌肉,一方面藉由針灸刺激活化眼輪匝肌,改善氣血循環,有助脂肪組織分解排出,恢復眼周肌膚彈力。除了扎眼周,眼尾出現下垂也能加強調整顳肌,提拉側臉線條。


沈瑞斌醫師分析,針對眼周肌膚老化暗沉的治療,美顏針施針是有技巧的。針灸過程會依據眼輪匝肌以及血液循環的走向,依序從眉頭開始,繞著眼周1圈,貼著眼輪匝肌的眼眶部扎針,一邊約20針,呈現螺旋狀,藉由刺激眼輪匝肌關鍵的激發點,能有助加速眼輪匝肌恢復彈性。


沈瑞斌醫師補充提到,若希望加快眼周循環,還會再施以微針,針入皮膚深度約0.2至0.3mm,針在頭部有9根針尖,可讓皮下微血管循環改善更快,最後塗抹草本保養液活血和消炎。眼周完整療程約40分鐘,搭配全臉療程約1小時,是相當適合午休空檔的美容保養。


先天性的泡泡眼 是不是要治療更多次?


沈瑞斌醫師舉例,1名女性因遺傳性眼窩的脂肪比較多,容易讓人誤認為總沒睡飽,有眼袋、淚溝更易顯老、憔悴。為了準備結婚,該女提早3個月至半年進行美顏針療程,針灸完後,眼部上妝不僅較為服貼,眼睛看起來也變得有神。


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一般人多半會在40多歲時,某天突然發現眼袋、淚溝開始現形,或前一晚熬夜、飲食過鹹,翌日就可能產生泡泡眼,建議利用美顏針治療4至6次即可恢復。若屬於先天性眼袋或泡泡眼,則每1至2周治療1次,至少須進行2至3個月療程,可減少3至5成眼周老態。


凍齡從日常生活做起 冷熱敷法舒緩眼睛疲勞


療程結束後,飲食勿吃過鹹、不菸酒,以免水腫導致泡泡眼發作,並減少低頭滑手機。要特別注意的是,平常不要亂揉眼睛,過敏性鼻炎必須對症治療,這時再輔以美顏針才能有效改善黑眼圈。


另外,平時可飲用丹蔘、紅花、荊芥、生甘草等保健茶飲,清熱消炎、促進活血,有助增進眼周明亮度、淡化色素。


沈瑞斌也教大家照顧眼周的1個小方法,若工作疲勞、用眼過度時,日常急救可採冷熱敷交替。


▸冷敷:先用冰鐵湯匙背面沿著眼眶骨輕貼冰鎮,再用凹面蓋住眼瞼,促進眼眶和眼瞼血液循環,約1至2分鐘。


▸熱敷:不燙手的毛巾熱敷5分鐘,並由內而外輕輕按壓眼眶骨約0.2至0.3mm深度,活絡表面的血液循環。


眼袋 淚溝 黑眼圈成青春殺手! 美顏針改善眼周老化

▲舒緩眼周疲勞的方法。(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油炸後的九層塔菜葉 幾乎可以與熱量劃上等號建議少吃
▸割包皮能降低HPV病毒傳染 龜頭出現5症狀應盡速就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世界少棒錦標賽將於27、28日進行決賽,預計將湧入大批球迷觀戰,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未來2週平均溫度,將高達攝氏28至34度。台北市衛生局呼籲,有意前往觀賽的民眾,要注意適量補充水分、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盡量穿著淺色、透氣的服裝,以及戴遮陽帽,以防中暑。第2屆世界少棒錦標賽7...

閱讀詳情 »

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負責運送血液和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讓身體功能維持正常運作。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卻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心臟健康,以下就將告訴你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必須盡量避免: 1.過量攝取酒精適量喝一點酒,尤其是紅酒,對健康其實是有益的。 但當你長期大量喝酒,或常常讓自己喝到醉才停止,...

閱讀詳情 »

  5招,避免藍光傷眼睛 配戴抗藍光眼鏡。 補充葉黃素與魚油。 使用智慧型手機時,應將手肘打直,維持30~40公分距離,約在視線平視15度下方。 避免在黑暗中直視3C產品。 配合環境光源,運用螢幕自動調整亮度功能。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郭佳容圖片/康健雜誌 在靠近高度用眼的科技產業城執業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般人胃痛時,常直接吃制酸劑,但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表示,中醫角度認為胃病需要「三分治療七分養」,也就是說,胃病很需要調養,光吃藥是不夠的。胃痛主因為何;鄧正梁指出,除了西醫解釋為胃壁被胃酸侵蝕之外,中醫更認為「肝氣犯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現代醫學發現,胃病就是情緒病,現代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