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標靶非唯一選項 新一代化療助抗肺癌

標靶非唯一選項 新一代化療助抗肺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46歲的淑芬(化名)5年前被確診肺腺癌第4期,且肋膜積水嚴重,本身是護理人員的她,對於標靶藥物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由於EGFR、ALK基因檢測皆為陰性,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採化學治療。淑芬因擔心化療的副作用,原本非常難過,經醫師勸說後同意「試試看」新一代化療,結果想像中的掉髮、噁心、嘔吐等嚴重副作用都未發生,在治療4個療程後,肋膜積水完全消退,肺部腫瘤也獲得良好控制。

新一代化療 成功克服肺癌

淑芬的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任何明霖指出,標靶藥物雖能提供不錯的療效,但約有一半的患者基因檢測為陰性,不適合用標靶藥,若執意做為第一線治療,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可能會刺激腫瘤惡化,縮短存活期,應採取副作用低的新一代化療為優先治療手段。

因為治療反應佳,淑芬5年來持續施打新一代化療藥物,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肺部已看不到腫瘤的蹤影,何明霖醫師表示幾乎可算是「痊癒」。治療期間,她不但照常工作,還自願請調到化學治療室服務,在幫病人施打化療藥劑的同時,也分享自身成功抗癌經驗,很多癌友看到剛剛幫自己注射的護士,同時本身也在接受化療,都十分訝異,也因此受到激勵,增加治療信心。

設定治療目標 抗癌向前邁進

根據104年癌登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1.2萬名肺癌病患,主要與抽菸、空氣污染、廚房油煙有關,因職業關係而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是家族遺傳等,也都是危險因子。由於台灣肺癌患者確診罹癌時多為末期,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心理上也承受極大壓力。何明霖醫師建議,醫療團隊可藉由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幫助患者保持努力向前的動力;短期目標先解決患者的不適感,將癌細胞轉移所帶來的疼痛、胃口不好、呼吸困難等問題改善,就能讓患者有信心繼續接受治療;中期目標是以藥物穩定控制腫瘤,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長期目標則是爭取治癒機會。

病友經驗交流 激勵彼此信心

「癌症治療最怕患者放棄希望」,何明霖醫師說,病友們之間的相互鼓勵非常重要,剛確診的患者可參加醫院的病友會或相關病友團體,與已治療一段期間的患者交流,聽取他人的經驗,許多原本想放棄治療的患者,就是因為看到其他病友治療有成而受鼓舞,再度勇敢抗癌;病友們除參加病友會外,也可上網參考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彼此交流、加油打氣。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資訊,可前往「肺癌衛教網」查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最近適逢時節交替,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較大,有研究指出溫差7度以上,就容易引發氣喘,不可輕忽。氣喘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影響全球超過3億人口,也是國人好發的呼吸道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5.1%的曾被診斷出氣喘。兒童氣喘主因為塵蟎 寢具、絨毛玩具常清洗氣喘特點是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小醫院看小病,大醫院看大病,這是讓醫療資源被最有效率運用的方式。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配合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推出的「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雁行計畫),結合了竹苗地區7家地區醫院、140家診所及1家居家護理所,共148家醫療院所合作成立「雁行醫療照護團隊」,推動分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你也是正處於高壓競爭環境的上班族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工作者近一個月內有身體不適情形,其中近三成表示感到疲勞或精神不振。其原因可能與高工時、過度工作壓力有關,但有多少員工會覺察自己正處於壓力狀態或憂鬱情緒中呢?長期承受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日前有位小六學生在網路上求助「眼壓過高怎麼辦?我去檢查是27、28 mmHg!這也太高了吧!我才小六而已耶!」。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黃國展醫師表示,正常的眼壓小於21mmHg,聽聞小六生眼壓高達27、28mmHg,眼壓數值已經異常,應該要馬上做詳細的檢查以免視神經受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