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手臂換人工膝關節 7旬婦隔天能下床

機器手臂換人工膝關節 7旬婦隔天能下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70歲的吳女士,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多年,長期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膝蓋疼痛;醫師考量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患年齡較長,建議採取「機器手臂輔助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第二天,吳女士就能下床行走、膝蓋也不痛了。

不用助行器 走路也沒問題

吳女士分享,這次手術的效果真的很好,術後2個星期不用助行器輔助也能行走,現在生活一切都可以自理,包括洗澡、吃飯、散步等,沒有造成任何不便,也絲毫不見異樣感,現在出去玩都沒問題。

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術 改善效果良好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翁佩韋指出,該病患因左側膝蓋內側軟骨磨損,導致骨頭與骨頭相互摩擦,造成加重關節疼痛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考量其年紀稍長,且磨損範圍僅侷限在內側髁骨,建議接受「機器手臂單髁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改善效果相當良好。

韌帶、關節周邊軟組織傷害低

翁佩韋醫師表示,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是結合3D立體影像、電腦導航技術,協助精準磨除,並置換受損的膝關節,能夠大幅減少韌帶及關節周邊軟組織的傷害。

而醫師可在術中應用電腦分析韌帶張力,以及術後關節活動度,讓機械手臂手術的誤差只有0.5至1.0mm,角度誤差也小於1度,可保留3分之2關節面的健康軟骨及韌帶組織,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與個體合用度,達到最理想的人工膝關節置放。

控制體重、正確運動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翁佩韋醫師也提醒民眾,平時應控制體重、正確運動,若受傷務必好好休養,才能真正預防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家裡有失智長輩讓你手足無措嗎?其實,快樂的運動,有助於穩定長者的情緒,若搭配音樂,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可提供刺激。為此,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地開辦「失智症長者樂齡團體系列活動──『彈』笑風生『憶』起來」,邀請失智症長者由家人陪同,利用「運動」及「音樂」刺激大腦活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公布今(2014)年第9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個案,患者是一名本國籍24歲男性,在中國大陸貴州工作,4月9日開始發燒,兩天後出現紅疹,並在4月11日從菲律賓搭機返台,經就醫後確診,目前已解除隔離在家休養。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都具傳染力,容易因旅遊、探親、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下樑不正上樑歪!家住高雄、今年就讀國小三年級的駱小妹雙腳嚴重外八、且左肩明顯偏高,起初父母並不以為意,但因駱小妹走路時常絆倒,才決定尋求專業協助。檢查後才發現,原來駱小妹是足跟過度外翻,加上長期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側彎惹的禍。所幸在使用矯正鞋墊,搭配物理治療半年後,駱小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七十七歲老婦人,日前於公車上不慎跌倒,左耳竟然撕裂長達三公分,而且耳朵的軟骨都裂開了;緊急送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治療,經由院方安排檢查,排除腦部風險後,立即為其進行修補手術,這名婦人術後復原良好,幾乎看不到傷口。收治這名婦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