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機場放閃好浪漫 高分貝噪音徒留耳鳴代價高

  慶祝情人節除了送禮物、吃浪漫晚餐之外,不少情侶會到機場周邊草地,近距離感受飛機起降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震撼。但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或居住在機場周邊的民眾而言可並不浪漫,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耳鳴或聽力受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初期耳鳴只是微乎其微的雜音,也尚未造成聽力傷害,而不太在意,但若長期症狀未能消失,耳鳴之音量逐漸變大聲,令人難以承受且恐有失聰的危險,不可不慎!

  李宏信說明,許多人以為耳鳴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耳鳴的形成原因很多,除了伴隨年齡增長出現的血液循環不良,加上焦慮及緊張等引發血管收縮而狹窄造成血流不暢、養分不足,導致聽覺神經萎縮和退化等因素,產生耳鳴或聽力衰退症,又因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康黴素或抗癌藥劑等藥物中毒,以及經常暴露在高分貝或噪音環境中、過度疲勞、緊張憂鬱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容易發生耳鳴。

  特別是噪音部分,每天長時間戴耳機大聲地聽音樂;居住或工作環境周圍經常有建築工地或車流的噪音;經常去KTV、搖滾音樂會或觀看強調聲光效果的電影等,都是受年輕人所喜愛但也較常誘發耳鳴的主要原因。

  耳鳴是聽力受損的早期徵兆,民眾應時常關注聽覺變化,只要出現一些微乎其微的雜音及聽力輕度下降就要提高警覺,很可能是初期耳鳴或初期重聽的前兆,建議盡早就醫做聽力檢查和治療,以免症狀惡化,當耳鳴聲音變大聲且聲音變尖銳,發作頻率也會愈來愈密集,甚至整天24小時不停的耳鳴,令人難以承受,易造成聽力減退、重聽,甚至失聰。

  李宏信解釋,初期耳鳴的患者在3個月內,只要奉行清淡飲食、作息規律、不熬夜、多休息和少暴露噪音環境的原則,大多可以不藥而癒。一旦耳鳴超過半年以上,用藥上則會給予暢通血管、神經營養補給或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功能性藥物,病情也多可能逐漸減輕,達到穩定的控制或消失的機會。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治療並非一時半刻就有效,若耳鳴症狀持續,則必續配合長期服藥,直至雜音漸漸變小聲或消失,除此之外,建議民眾也要做好其他生活管理,包括遠離噪音和巨大音響、減少過量喝酒、不暴飲暴食及食用太鹹的食物、避免工作壓力大、焦慮和緊張、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是防治耳鳴的不二法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廖笠維/台北報導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自1982年起,癌症高居國人死因之首,其中肺癌高居癌症死因之首,因為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超過6成發現時已屬晚期,治療上相對困難,人數緊追大腸癌,排居第二,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國際抗癌聯盟今年主題「I Am… And I Will…」(我...

閱讀詳情 »

  【寫在前面的三言二語】    說到洗衣究竟真的乾淨與否,相信一定勾起包括了筆者在內很多人痛苦的回憶,常常丟進洗衣機,也依洗衣量放了洗衣精,但是洗出來的衣服就往往還是在穿衣的當下會散發出讓人退避三舍的怪味道,這是因為大多數市售號稱有除臭功能的洗衣精,不是真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台北報導 刷牙時吐出一口又一口帶血的牙膏泡泡,或是輕輕一拉,牙線瞬間變成紅線,如果你日常清潔牙齒時出現以上現象,快點找你的牙醫徹底檢查一番!國內牙醫師門診發現,不少人都把這類「紅色警報」當小事看待,以為只是火氣大或是刷牙太用力,殊不知牙齦出血其實就是牙齦炎或嚴重牙周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