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住院醫師9月納入勞基法 想看名醫恐難上加難

  中華民國勞動部於3月12日正式公告9月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外界擔心,若住院醫師工時設下上限,恐怕影響病人就醫權,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以後,若超過正常工時則必須由醫院給付醫師加班費,否則必須改善排班制度,醫師若能準時下班,好好休息,才是病人之福。

  不過,勞動部卻將公立醫院的住院醫師排除在勞基法之外,但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等公立大型教學醫院收訓全台灣將近4成的住院醫師,使這些公立醫院住院醫師成為權益孤兒。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廖郁雯指出,雖然勞動部宣稱公立醫院住院醫師已有公務人員法令保障,但實際上沒有工時上限、領不到加班費、與醫院簽訂的契約不受法令約束。未來如果真的「一國兩制」,恐怕造成公立醫院勞動條件更形低落,負擔重要醫療責任的醫學中心竟成權益死角。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調查發現,許多教學醫院開始試行打卡制度,為適用勞基法做準備。但勞動部迄今尚未透露工時上限數字、加班費如何計算,讓醫院管理者紛紛抱怨無所適從。

  在主治醫師方面,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改擬修醫療法,增訂「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專章,而且會依照目前住院醫師的每周80小時的工時為基準,但就有醫師預言,一旦上路,病人想看名醫的門診、想讓名醫開刀,難度更高,恐怕衝擊民眾就醫權益。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指出,上路後外科醫師上刀如果時間過長,醫院可能必須準備另1組醫療團隊,這勢必增加成本,為了省錢,可能減少開刀台數。

  衛福部強調,將召開會議與專家學者進一步討論,究竟要如何在醫師權益與病人之間取得平衡,這將成為主管機關的一大課題。

相關推薦

高端研發的COVID-19疫苗今天進行二期臨床試驗解盲記者會,公告二期臨床數據,結果顯示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高端表示,將盡快將期間分析報告、以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至食藥署進行EUA緊急授權使用審查,並盡速向歐盟EMA及其他國際藥證主管機關諮詢及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

閱讀詳情 »

國內今日新增263例COVID-19本土確診,其中高雄市今日無新增病例,連續4天「+0」。高雄市長陳其邁重申,社區傳播尚未解除,民眾於端午節應盡量避免移動。陳其邁也說,7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人員及洗腎患者等族群皆可於15日起施打疫苗,他要號召熱血計程車司機,載送獨居長輩、身心障礙、重大傷病長輩到指...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疫苗的配發數量與進貨速度成為民眾所關心的議題,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今(10)日於記者會上表示,有鑑於近期疫苗事件造成社會混亂,也讓社會大眾有許多的意見,他已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請辭,對近日的事件負起全責。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

閱讀詳情 »

6月15日將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而如何施打?到哪裡施打?成為民眾所關心的問題,對此柯文哲表示,只要是符合規定者,就能在政府公布相關訊息後攜帶健保卡前去施打,不過柯文哲指出目前連中央疫苗配發的數量都不清楚,就連一周前承諾的「網路預約系統」都尚未完成,實在讓政府不知道該如何安排相關事宜。柯文哲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