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機械手臂手術治腸癌 4天快速出院恢復日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機械手臂手術治腸癌 4天快速出院恢復日常

36歲蔡先生沒有特殊病史,因解血便就醫,在腸鏡檢查發現結腸惡性腫瘤,腹部CT顯示乙狀結腸巨大腫瘤伴轉移性淋巴結腫大。蔡先生正值壯年期,小孩還小,正在為家庭為生活打拼之際,突如其來的噩耗幾乎招架不住。

在醫師的評估下,蔡先生接受機械手臂手術,合併術後加速康復(ERAS)輔助快速恢復,術後4天即出院,原本一直擔心的問題,還有大手術後的疼痛與恢復,幾乎無感。目前術後也接受了7次的輔助化療,持續進行中。

精準切割避開重要自主神經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科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機械手臂手術和腹腔鏡手術一樣被歸類為微創手術,但二者有明顯差別。傳統腹腔鏡手術儘管較多醫師使用,最大問題就是需靠助手相配合,因為手術時眼睛與手都無法由手術醫師完全自行掌控,有時造成手術未能達到目標。

蔣鋒帆說,現在的機器人手術系統本身配置四支可靠且精巧的機械手臂,相較於腹腔鏡系統的加長型夾子與剪刀的組合外,除了機器手臂有關節可靈活轉動,讓醫師能精準切割。這是由手術醫師決定,而不是由協助醫師決定要看哪個部位,通過機器手臂將鏡頭穩妥握住,較不會像腹腔鏡手術常出現助手「扶鏡」時會晃動導致主刀醫師「暈船」狀況。

蔣鋒帆進一步解釋,3D影像不僅能隨意放大或縮小,也能將淋巴結、血管、神經看得更加清晰,除了能摘除更多淋巴結降低轉移或復發,可以其精巧避過骨盆與腹內自主神經,讓病患術後能有正常之膀胱、腸道與性功能,恢復期後將原本生活功能的影響降低。

特別適合ERAS 術後加速康復流程
以往,許多腹腔鏡直腸的手術由於解剖構造的關係,不容易達到理想的切割面,國際上已有共識建議使用機器手臂系統。新一代系統更將手臂瘦身與加長,讓手術範圍擴大到可以同時執行腹腔與骨盆腔的手術,繼攝護腺癌手術由機器手臂勝出後,大腸直腸手術將會更加推廣。

蔣鋒帆說明,由於機器人手臂手術系統屬於精準醫療的體現,精準手術後恢復過程非常迅速與穩定,尤其特別適合採用ERAS,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可望能幫助更多患者預後進展,提供手術後完整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6年度癌症發生人數已高達111,684人,相較105年度發生人數新增5,852人,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 圖一》松山國小田徑隊小選手敏睿忍受蓄髮不便練跑,只為捐髮助癌友 台灣癌症基金會不只提供癌...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6年度癌症發生人數已高達111,684人,相較105年度發生人數新增5,852人,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 圖一》松山國小田徑隊小選手敏睿忍受蓄髮不便練跑,只為捐髮助癌友 台灣癌症基金會不只提供癌友在治療...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一群音樂班的高中生在忙完學測之後,便開始規劃服務長輩們的『無憂之旅』音樂會,在青年節前夕到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演出特別有意義。 新北高中音樂班鍾其珍老師表示,音樂班同學於高中三年專業課程的內容包含了演奏、理論及創作權等方面的完整訓練,為整合高中三年專業...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新北市報導 一群音樂班的高中生在忙完學測之後,便開始規劃服務長輩們的『無憂之旅』音樂會,在青年節前夕到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演出特別有意義。 新北高中音樂班鍾其珍老師表示,音樂班同學於高中三年專業課程的內容包含了演奏、理論及創作權等方面的完整訓練,為整合高中三年專業學習,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