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暈藥吃2年未改善 狹心症引發非典型暈眩常被誤診

止暈藥吃2年未改善 狹心症引發非典型暈眩常被誤診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許多老年人都有頭暈頭痛問題,不少人四處就醫仍找不出病因,最後只能吃止痛藥。醫師提醒,動脈硬化、狹窄,也可能出現少見的非典型頭暈症狀,如果民眾因此誤以為只是頭暈而延遲就醫,還可能引發心肌梗塞猝死等憾事。

 

1名70歲老太太在2年前開始有頭暈症狀,有時天旋地轉暈到想吐,無法站立,即使多次至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就診,卻仍未查出有眩暈症等相關病因,只能症狀治療,持續服用止暈藥。

 

直到日前老太太至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就診,才發現右冠狀動脈狹窄且心肌下壁缺氧,確診為「狹心症」。經醫師施以氣球擴張術,撐起狹窄血管內壁讓血流順暢,終於不再頭暈,還可以在廚房站著做點心,不再怕暈倒。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指出,狹心症屬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或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血流不順,有80%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10%會有腹痛症狀、約5%會感到頭暈甚至無症狀。

 

張釗監說明,由於該患者停經後缺少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加上體重過重,同時又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平常飲食油膩且少運動,以致於右冠狀動脈硬化、狹窄,進而出現少見非典型的頭暈症狀。

 

張釗監表示,長期動脈硬化、狹窄,會使腦出血及心肌梗塞等風險變高,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患者可能因為暈倒而頭部受傷發生不幸,或是因血液及氧氣的供應中斷引發心肌梗塞,導致死亡。

 

狹心症高危險族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及長期抽菸者,平常應該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及情緒起伏大,以免引發狹心症。

 

臨床上可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及心導管等檢查協助診斷是否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如果確診為冠狀動脈疾病,醫師會再進一步考慮以藥物、氣球擴張術或心血管繞道術進行治療。

 

張釗監提醒,最近正值季節交替,天氣轉冷血管容易收縮,如有胸悶痛等症狀,需提高警覺,最好就醫檢查。若民眾出現頭暈症狀,在已由醫師排除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方面問題後,應考慮至心臟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疾病,及早就醫確診,以免延誤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先前並無特別病史的40歲陳小姐,近日上妝前照鏡子發現眼白及膚色略顯偏黃,如廁後更發現尿液偏深,近似烏龍茶的顏色,近兩天還多了食慾變差、發燒及右上腹劇痛症狀,經醫師詢問病史及身體檢查,進一步接受血球及血液生化分析發現白血球增加,黃膽指數飆高,腹部影像(超音波及電腦斷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時序進入秋季,許多人一早起來,鼻子感到不適,噴嚏、鼻水停不住、眼睛發癢,讀書或工作都無法聚焦,就醫診斷後又發現不是感冒,著實困擾著生活作息。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同村主任表示,上述這些症狀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所造成。 抽血檢驗得知過敏原 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聽神經瘤的患者,初期多誤以為僅是耳鳴等小毛病,直到症狀嚴重就診檢查時,才發現腫瘤恐已長到2公分以上;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副部長兼電腦刀中心主任張進宏指出,聽神經瘤可能會因腦水腫現象,導致患者壓迫神經喪失平衡感,若拖延治療,嚴重恐影響生活品質,不得輕忽嚴重性。 第一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1歲女性結婚五年多來依舊無法受孕,很多長輩也提供不少秘方給夫妻倆,卻也未有成效,直到兩年前就醫求診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太太罹患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卵巢內出現大小約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才埋下不孕原因,經由安排卵巢囊腫切除手術後,恢復良好,一年多前也經由排卵藥治療,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