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汗劑使用錯誤 恐造成反效果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有使用止汗劑的習慣嗎?小心,若使用錯誤,恐會使汗水反而從身體其他部位冒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指出,尤其市面上止汗劑的產品較多款,若不了解自身體質而誤用,就容易導致局部皮膚紅腫、長疹子等症狀。

止汗劑其實是容易流汗者的最佳利器,主要是因裡頭含有的鋁鹽,能有效堵住汗腺出口;邱品齊說,但止汗劑應使用於身體局部部位即可,包括腋下、手部等,若全身性噴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主任邱品齊進一步說明,最好的使用時間則建議於晚上睡前、皮膚乾燥時使用,因若在運動前塗抹,大量流汗後,汗水恐立刻沖刷掉止汗劑成分,導致止汗效果相對較差。

其實面對開會發言等情況,多少會因緊張導致大量流汗,皆屬於正常生理反應;邱品齊提醒,平時若拿一張衛生紙緊貼腋下,發現整張濕掉,或寫字的紙張因手汗弄濕,就屬於排汗量較多者,這時就可透過止汗劑的幫助,有效紓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6歲的范姜媽媽,33歲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矯正500度高度近視。近年來有了老花,戴上眼鏡才能近距離閱讀,最近卻覺得依然看不清小字,用眼吃力、視力模糊。原以為老花加深,到眼科檢查,才發現已有白內障。她擔心,曾經做過近視手術,無法再做白內障手術,經諮詢醫師解釋,兩個手術施...

閱讀詳情 »

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一探大體老師身後故事【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學醫7年,就期待有一天能披上白袍,治療飽受病痛折磨的病患。入學後,課業壓力及實習、執業的忙碌,時常讓學生忽略了對病人的關懷及溫度。作為準醫師,面對生、死及病患身後的情緒,卻是每位醫學人要面對的重要課題。2013年,陳志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怎麼吃都還是餓」17歲的李同學即使餐餐正常飲食,還是時常感覺飢餓,加上持續性出現盜汗症狀,自我察覺有異狀,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發現胰臟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及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台北市一名26歲車展女模想要藉由抽脂手術雕塑身形,又顧忌工作服裝需求無法配合穿塑身衣,聽說有聲稱抽脂後不需穿塑身衣的醫美診所,便安排時間前去進行手術,豈料抽脂術後皮膚變得凹凸不平,抽脂部位表層宛如大片橘皮組織,整體膚況看起來也皺巴巴的、鬆弛無彈性,令她悔不當初。做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