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痛藥別濫用!避免身體負擔,做對5件事正確用藥不NG

俗話說的好:「疼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活作息又不正常,頭痛、肌肉酸痛、胃痛、生理痛等都司空見慣。許多人只要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想到的常是先吃止痛藥!但藥師提醒,在未釐清病症狀況前,自行服用止痛藥,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止痛藥別濫用!避免身體負擔,做對5件事正確用藥不NG

相信許多人只要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想到的常是先吃止痛藥!但藥師提醒,在未釐清病症狀況前,自行服用止痛藥,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常見止痛藥分3類 用法、風險大不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楊家瑋藥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止痛藥,根據類型不同,主要可分為乙醯胺酚類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鴉片類止痛藥3種。

第1種/鴉片類止痛藥:例如:嗎啡、吩坦尼等,因具有成癮性,故被列為管制藥品。

第2種/乙醯胺酚類止痛藥:主要用來減輕疼痛和退燒,過量使用也會有肝損傷的風險。

第3種/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主要用於減輕疼痛和消炎,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發生。另外,年長者、有腎功能不佳,或者是心衰竭問題的病人,則可能會增加腎功能損傷之風險,務必謹慎小心使用。

避免止痛藥濫用 藥師:必知這5大正確用藥原則

除了說明常見的止痛藥類型與可能潛在的問題,楊家瑋藥師也提到,雖然止痛藥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卻有可能因此掩蓋疾病特有的症狀,給醫生診斷帶來困難,進而耽誤病情。為了避免止痛藥濫用,建議民眾,在用藥前應具備下列5大正確用藥的核心能力:

止痛藥別濫用!避免身體負擔,做對5件事正確用藥不NG

服用止痛藥前後,請與醫師或藥師討論、諮詢,並確實依照醫囑服用。

1.做身體的主人-

在突然發生急性疼痛時應尋求診治,並遵守5不原則:

不聽別人推薦的藥品,

不推薦藥品給其他人,

不吃別人贈送的藥品,

不信神奇療效的藥品,

也不購買地攤、夜市、網路、遊覽車上所販賣的藥品。

2.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就醫時,應告知醫師,哪裡痛?何時開始痛?有無對藥物或食物過敏?是否喝酒?曾經發生過的疾病或家族性遺傳疾病,目前正在服用的藥品,而女性更需告知是否懷孕或正在哺餵母乳。

3.看清楚藥品標示-

包含藥品適應症、用法、注意事項、副作用及警語等,有助讓自己在用藥上更安心。

4.清楚用藥方法-

清楚用藥方法、時間以及用藥注意事項。建議民眾若在用藥上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進一步詢問醫師或藥師。

5.與醫師、藥師交朋友-

服用止痛藥前後,請與醫師或藥師討論、諮詢,並確實依照醫囑服用。

民眾只要具備以上5大正確的就醫習慣與用藥知識,就能遠離藥物濫用的問題,為自己與家人的用藥安全把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8/748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8月19日至9月11日,由台灣出境到菲律賓民眾,不到1個月就有18名確診個案,病患數量大幅增加,讓指揮中心一再懷疑菲國機場採檢準確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當地機場採檢用外包模式,聯繫衛生官方單位也難詢問到更多資訊,與其他國家相當不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74歲許伯伯患有心律不整,最近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好處多,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讓許伯伯聽了很心動,但本身正在服用處方藥物,擔心會引起副作用,便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諮詢。藥師王平宇評估許伯伯服用的藥物為抗凝血類,若再補充魚油一類保健食品,恐產生加成影響,增加出血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位父母的心願,國民健康署依兒童發展時程提供7歲以下7次兒童健康檢查,截至108年7次服務平均利用率達80.3%,但是觀察近兩年各次利用情形,在第6次(2歲至3歲)的利用率未達7成。因此,如果還沒帶孩子定期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趕緊帶孩子至醫療院所接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視網膜專科醫師人力有限,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降低糖友視網膜病變及提升篩檢率,宏碁公司攜手台大醫院跨界合作打造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台灣諾華擔任臨床試驗設計顧問以及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專案輔導,並向TFDA申請醫材許可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