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痛藥及胃藥非仙丹 混用有風險

止痛藥及胃藥非仙丹 混用有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醫療資源豐富,民眾不需要為生病就醫煩憂。不過,除了看診外,「正確用藥」也是重要環節。對此,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藥師徐乃婷說明,民眾若無正確用藥觀念,隨意混用藥物,不僅會阻礙康復,更可能影響健康,呼籲大眾務必遵從醫囑。

正確用藥不可忽 亂吃影響藥效增加藥物反應

正確的用藥可治病,但不當用藥卻可能傷身又傷荷包,因此全民皆須建立良好用藥觀念,方能真正免於疾病困擾,並有效利用醫療資源。徐乃婷提醒,民眾對於藥品多數存有迷思,如:止痛藥、胃藥的使用,常認為會痛就吃、或是沒有吃胃藥就傷胃等;其實,任何藥物都需要經過醫師、藥師判斷,方可使用,若是隨意混用,很有可能增加不良反應或是影響藥效。

抗生素不可亂停 小心培養超級細菌

此外,隨意停藥也是常見的錯誤狀況,可能對身體產生後續深遠影響,如:抗生素便是其中需要一定療程的藥物,針對有細菌感染問題而開立,如:泌尿道感染、肺炎等,需要按時使用才能將細菌殺死,儘管症狀改善,並不代表細菌被消滅,若隨意改變用藥,未被殺死的細菌恐再次繁衍,導致病況反覆發作,甚至演變為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反而不利疾病治療;因此,遵循醫師指示完成療程相當重要。

珍惜藥物醫療資源 用後也須妥善處理

除了用藥知識外,也要注意用藥的習慣,切勿造成浪費。據健保署 106 年統計,1 個月病人藥品回收量,一年可能超過 69 公噸,且此項調查並未納入診所與藥局回收藥量,因此,實際被丟棄藥量恐更多,顯示出藥品浪費狀況嚴重;徐乃婷提醒,民眾務必考量疾病狀況再行就醫,須珍惜資源、勿過度依賴。

此外,廢棄藥品以要妥善處理,將外包裝回收,而藥品倒入夾鍊袋或可封口的塑膠袋,最好再將泡過茶葉、咖啡渣或用過的擦手紙一起用夾鏈袋密封,隨一般垃圾清除,才不致土壤污染等二次汙染,影響環境。

【延伸閱讀】 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門診統計,接受雙眼皮手術的年齡層以18-35歲族群最多,其中又以大小眼問題的諮詢有逐漸攀升的趨勢。日前一名年約30歲的輕熟女,長期使用雙眼皮貼固定眼摺,但因為出門上班總是多一道準備,還不時需要留意是否有脫落,再加上上額肌膚的老化鬆弛,導致雙眼有大小眼問題,讓她非常的...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tufo) 很難想像,世界上竟有5歲7個月又21天大的媽媽,但醫學史上有記載的「小媽媽」琳娜‧梅迪納1939年的母親節當天剖腹產下一個2700公克的男嬰,當時她真的還不滿6歲,甚至還有她懷孕的照片流傳下來。 這名秘魯小女孩八個月大時即初經來潮,她始終不肯透露孩子的父親是誰。 琳娜1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