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交往五原則 青春不隨「性」

正確交往五原則 青春不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隨「性」青春藏危險 正確交往有觀念

青少年時期正值生理、心理快速發展,可能因對異性好奇,或在未做好避孕防護措施下,發生意外懷孕及性病感染。依105年性健康校園講座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最想瞭解講座主題以「兩性交往與愛情」(佔30%),其次為「自身安全、避孕相關議題」(佔15%)。

3成青少年興趣議題 選「兩性交往」與「愛情」

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很容易因特定節日(如情人節)浪漫氣氛的催化而做出違反個人真正意願的決定,或是在缺乏個人自主意識的情形下,發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性行為,由於未滿20歲青少女懷孕不僅容易早產、生出極低體重嬰兒及有較高的死產機率,可能因此中斷學業,影響未來的生涯發展。

國民健康署為促進青少年性健康,提供青少年學生、家長及教師相關性健康諮詢及轉介服務,辦理校園、親職講座,提供正確、健康的兩性關係價值觀。根據104及105年性健康校園講座資料分析結果,青少年最想瞭解講座主題以「兩性交往與愛情」為主(104年佔36.1%、105年佔30%)。

「網站+親善門診」 守護青少年健康

為促進青少年健康,並強化青少年性健康促進網路教育資源服務,國民健康署建置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網址:http://young.hpa.gov.tw),提供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正確的性健康資訊及敎材查詢參考,若有性健康方面問題,可至網站中「諮詢特派員」信箱發問,將由專業人員免費提供青春期性健康問題之諮詢服務。另截至醫療院所(查詢網址:http://goo.gl/BbmFTu),設立友善、隱密「Teens’幸福9號門診」,提供青少年兩性交往、生育健康(含避孕方法)、人際關係及情緒問題等議題之醫療服務及諮詢,歡迎青少年朋友多加利用。

掌握正確觀念 五原則不冒險

國民健康署特提供青少年交往五原則如下:

1.交友不隨性:避免初次認識就單獨約會見面。約會要在自己熟悉且容易求援的公共場所,並要告知家人或朋友關於約會對象與時間地點等訊息,不論與對方是否熟識都應避免到對方住所,特別是單獨時!

2.要保持清醒:約會或朋友聚會時避免飲酒或使用成癮性藥物,不飲用來源不明或離開視線的食物或飲料,才能保持清醒冷靜的行為能力。

3.要勇敢說不:避免甜言蜜語與肢體接觸的誘惑情境,對於熟識者或長輩也要提高警覺,分辨同儕或對方的壓力可能造成的影響,擁有足夠自我肯定,避免發生性行為。

4.需尊重界線:交往時須互相尊重,不必勉強自己也不可勉強對方做不願意的事。

5.使用保險套: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避免未預期懷孕及性病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7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0多歲的莊小姐,日前健康檢查發現,其右側卵巢有近10公分的囊腫畸胎瘤,醫師懷疑有惡性的可能,希望盡快開刀切除;但喜愛衝浪的她,深怕在腹部留下疤痕,而遲遲未動刀,經過與醫師討論需求,最後決定選擇單孔達文西手術,透過由肚臍穿孔進行手術,術後肚皮上看不到任何疤痕。雙和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在台灣,性行為年齡有降低的趨勢,雖然避孕方式有許多種,但是年輕人對避孕方式卻往往一知半解,竟然有男性在吃避孕藥避孕;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男性吃避孕藥根本無法避孕,反而會有很多副作用,不得不慎。避孕藥是針對女性所使用,卻有一些無知的小男生,因為想和女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日前一名三十五歲男子,每天滑手機好幾個小時,造成雙手痠麻且無力,就診後發現脊椎已退化到七十多歲的狀態;另一位七十一歲退休老翁,也因熱衷滑手機與朋友聯絡,加速頸椎退化。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楊鎮嘉提醒,每天連續滑手機一個小時,一個月就會造成頸椎傷害。這名男子滑...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炒菜做飯,很多主婦更是精通。但是關於一些烹飪技巧很多人卻未必做得正確,有些炒菜惡習是有損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做菜習慣是應該摒棄的。 蔬菜先切後洗。 洗菜時,切開後的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大大增加,易使B 族維生素、維生素C 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