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炒菜6大陋習!妳犯了幾樣

炒菜6大陋習!妳犯了幾樣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炒菜做飯,很多主婦更是精通。但是關於一些烹飪技巧很多人卻未必做得正確,有些炒菜惡習是有損健康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做菜習慣是應該摒棄的。

炒菜6大陋習!妳犯了幾樣

  蔬菜先切後洗。

  洗菜時,切開後的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大大增加,易使B 族維生素、維生素C 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大量流失。正確的做法是先仔細清洗蔬菜,並儘量將水分控干後再切。需要提醒的是,切好的菜最好馬上烹調,放置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否則易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氧化

  切完菜再用水焯

  蔬菜切太碎,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若再經過水焯,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大量損失。所以,焯菜時應盡量讓蔬菜保持完整,用水量要多。此外,焯綠葉菜的時候,要加點鹽和油,不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壞葉綠素,還能保持蔬菜鮮亮的顏色。

  做菜先過油

炒菜6大陋習!妳犯了幾樣

 做地三鮮、乾煸豆角等菜餚時,很多人喜歡先將食材在油裡過一下,撈出來再炒,這樣做出來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但這種烹調方法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產生致癌物。建議大家少吃過油菜、煎炸菜,烹調蔬菜多用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方式。

  油冒煙了才放菜

  等到油鍋冒煙,這樣的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 ℃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產生的致癌物不僅會增加癌症風險。同時,蔬菜中的營養素也被破壞了。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尚未冒煙時,把食材下鍋。還有一種簡單的測試油溫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足夠熱,可以下鍋了。

  炒素菜也加不少油

  無論是哪種油,脂肪含量都在98% 以上。蔬菜的吸油性特別強,如果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葷菜沒區別,而且還會使菜的表面都被一層油脂包圍,其他的調味品也不易滲透到蔬菜的內部,影響了食物的味道,同時這樣做也不利於消化吸收。合理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過一湯匙,怕糊鍋可以用平底鍋炒菜,保證受熱均勻。

  炒菜放很多含鹽調料

炒菜6大陋習!妳犯了幾樣

  醬油中含鹽量為15%~20%,雞精中含鹽10%,豆瓣醬、蠔油也都含有不少鹽,如果用了這些調味品,就要減少用鹽的量,否則極易造成鈉超標。還有人喜歡炒菜放糖,然而甜味和鹹味能互相抵消,易導致炒菜味道變淡,最終加入更多的鹽。

  正確做法是炒菜只放一點鹽或海鮮醬油,雞精味精也少用,可以多用蔥薑蒜或花椒等調味,這樣炒出的菜清淡可口,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

相關推薦

偏方百百種,到底有沒有用 在門診時,總難免會聽到來看診的夫妻們說到他們曾經試過多少種方法來讓自己懷孕,有些確實是有一點根據,有的實在讓人聽了啼笑皆非,我大致把聽過的整理如下: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1. 清宮生男生女圖: 清宮生男生女圖是根據女性年齡及懷孕月分推算,年齡以實際年齡加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酒糟性皮膚炎是非常難治療的皮膚疾病,只要一熱或天氣變化,臉頰就會泛紅不適,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主要為血管擴張所引起,所以一開始會有臉部泛紅的症狀,而血管要是擴張太久,血管中的組織液便會滲出,進一步刺激該處皮膚長出如青春痘的丘疹和膿皰,最後因長期發炎而造成皮膚纖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7歲的陳先生近來總覺得很累,健康檢查時發現左腎有顆10公分大的腫瘤,轉泌尿科確診是第三期腎細胞癌,緊急手術摘除左腎,目前情況良好。彰醫泌尿科主任陳文銘表示,幸好陳先生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癌細胞,若等到癌細胞擴散就不妙了;建議成年人每年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常會喝寶特瓶或使用免洗餐具,其實裏頭含的雙酚A和塑化劑,就是環境荷爾蒙的物質,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曾翌捷醫師指出,環境荷爾蒙約有70多種,這也包括除草劑、殺蟲等農藥,另外還有鄰苯二甲酸鹽等塑膠加工原料。 累積過多環境荷爾蒙 恐引起身體病痛 環境荷爾蒙會和人體內分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