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注射篇|認識疾病 糖尿病篇23

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注射篇|認識疾病 糖尿病篇23

糖尿病友需嚴密監控個人的血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掌握正確飲食外,正確注射胰島素也有助穩定血糖波動。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表示,臨床有許多血糖控制不良的病友反應,明明平常都有照著醫師、營養師的叮嚀小心飲食內容,也有規律注射胰島素,但血糖值仍是高高低低,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仔細檢視下才發現,原來是自行注射胰島素的過程出了小差錯,就可能導致血糖控制狀況不盡理想!

 

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注射篇|認識疾病 糖尿病篇23

 

前篇「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準備篇」介紹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準備工作,以下將接續說明注射胰島素的正確操作須知,葉爵榮藥師提醒病友應留意依照正確步驟注射,才能達到血糖控制的效果喔!

 

當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打在哪裡才對呢?」葉爵榮藥師表示,胰島素正確的注射部位有4個位置,依吸收速率由快至慢依序為:

1. 腹部兩側:注射時應先用拳頭把肚臍遮住,並避免注射到拳頭覆蓋的範圍,在肚臍外兩側處皆可注射胰島素。

2. 手臂三角肌下外側:建議注射在手臂外側中段處。

3. 大腿外側上段:建議注射在大腿外側上段三分之二處。

4. 臀部外上四分之一處:留意注射位置應離髖骨上緣至少10公分處。

 

除了留意上述正確注射部位外,  葉爵榮藥師補充說明,病友自我注射胰島素時,依操作方便性,建議以腹部及大腿為優先選擇部位;此外,每次注射胰島素都應更換不同的注射位置,即便注射部位相同,注射位置最好應間隔至少一指寬,避免重複注射在同一處。

 

由於目前市面上的胰島素注射劑選擇多元,以針頭長度4mm、6mm與8mm這三種常見規格來說,注射方式也略有不同,若有疑慮可直接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1. 若是胰島素注射劑的針頭長度為4mm及6mm者,注射時採垂直插入即可。

2. 若針頭為8mm且病友身材偏瘦時,建議病友可一手以大拇指及食指捏起皮膚,另一手拿胰島素筆用握著方式將針頭注入皮膚內,放開捏起皮膚之手,再以大拇指按壓按鈕將藥物注入皮下,直到刻度歸零;若不便捏起皮膚時,亦可改採斜45度注射,以確保針頭插入皮下脂肪層。若病友身材較胖、體脂肪較多時,即便是8mm的針頭亦無須捏起皮膚,直接採垂直注射即可。

 

然而,葉爵榮藥師提醒,無論採哪種注射方式,都須留意施打胰島素時針頭須完全插入皮膚,按壓注射完整劑量後,稍作停留約10秒後方可拔針。

 

注射完後應小心先將針頭的外蓋套上、再拔除針頭,並將用畢的針頭丟入有蓋的回收桶,避免二次使用。葉爵榮藥師表示,居家收集的廢棄針頭應帶來醫院、衛生所、或特定藥局的廢棄針頭回收處統一處理,千萬不可將針頭丟到一般垃圾桶內,以避免針頭污染環境或不慎扎傷他人,甚至造成感染問題。

 

正確注射胰島素是穩定個人血糖波動的重要關鍵!葉爵榮藥師提醒,糖尿病友若在自行注射胰島素的過程若有任何疑慮,一定要及早向藥師、衛教師諮詢正確用法為佳。

 

糖尿病相關問題,建議諮詢「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 葉爵榮藥師

 

延伸閱讀:

【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準備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799

【正確使用血糖機的方法(上)】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77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劑:注射篇|認識疾病 糖尿病篇23

相關推薦

  在門診看完診開完藥之後,常常會有家長折回診間問我:「陳醫師!你剛剛不是說小孩喉嚨有發炎的現象,怎麼沒有開喉嚨發炎的藥?」或是:「喉嚨發炎沒有吃藥會好嗎?」   其實引起喉嚨發炎的病原有病毒跟細菌,引起喉嚨的發炎的病毒有幾十種,這些病毒大多數都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也就是說...

閱讀詳情 »

疾管署提醒,歐洲、泰國、印尼、中國、印度、非洲都被視為是麻疹流行區域,這5種高危險群一定要多加留意!建議儘早接種MMR疫苗,以提升自己的保護力喔!  麻疹的高危險群包括: 1. 未曾接種麻疹疫苗,或檢驗不具麻疹抗體者。2. 未達接種年齡,或未按時接種疫苗之幼兒。3. 醫護人員。4. 計畫前往麻疹流行...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今年1月,長照2.0正式上路,接著長照1.0的腳步,新計畫表示未來針對全國65歲以上年長者、失能者、失智症者等需要被照顧的對象,服務量大幅增加,且更為彈性、多元,但站在家屬的角度,這些服務,真能獲得幫助嗎?   優質與平價 不能畫上等號 元...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子宮,是每個母親孕育生命的地方,它的健康與否,不僅關係著胎兒,對婦女本身來說,更是一個大學問。近幾年,各種婦女疾病、婦癌案例越來越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做來保護、保養子宮?   第一步: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臺北慈濟醫院婦科主任陳國瑚說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