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傷口照護步驟 剖腹產不留疤

正確傷口照護步驟 剖腹產不留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每3名產婦就有1人剖腹產,產婦無不要求醫師,手術傷口愈小愈好,就是不希望在肚皮上留下如蜈蚣狀的疤痕。醫師強調,除了先天體質外,後天傷口照護也攸關疤痕美醜,建議可選擇水凝膠傷口敷料,加速傷口癒合,以及使用疤痕貼片,能淡化疤痕顏色,甚至預防疤痕形成。
每3名產婦1人剖腹產
根據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統計,103年共有21萬1734名寶寶誕生,剖腹產有7萬6611人,剖腹產率占36.2%,相當於每3名產婦就有1人剖腹產。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徐明洸指出,必須剖腹產的原因,最常見是產程遲滯及前胎剖腹產,其次為胎位不正、多胞胎、前置胎盤,還有子宮肌瘤阻礙產道及骨盆狹窄等,而產婦要求約占2-5%。
剖腹產婦最擔心疤痕
徐明洸主任表示,剖腹產比起自然生產多一些缺點。首先是肚皮上會出現傷口,這在天性愛美的女生身上也是一個困擾。其次會在子宮肌肉層切面上產生傷口,子宮組織受到破壞會增加未來生產時可能破裂的風險,因而會影響下一胎的生產方式,必須再次剖腹產。剖腹產也可能出現腹腔內沾黏的問題,引起將來腸胃道的不適症狀。目前腹腔內腸沾黏有特殊貼片的使用,希望降低發生沾黏的機率。近年來,一些高科技產品也一一問世,用來促進傷口癒合,並且減少疤痕的產生。
傷口癒合慢易留疤
徐明洸主任強調,傷口癒合過程皮膚層的纖維母細胞會製造膠原蛋白,長出新的疤痕組織。此時如果細菌入侵造成感染發炎,會延長癒合時間,或膠原蛋白組織過度增生,都會使傷口就易於留下疤痕。傷口美醜原則上取決於先天體質及後天照護。例如先天有蟹足腫體質者,或是對於縫線的吸收速度慢的,會持續刺激傷口疤痕增生,產生明顯疤痕機率就較高。當然縫合技術好壞,也多少會影響傷口復原。而目前我們可以努力的,就是術後照護,這也是重要關鍵。
後天照護攸關疤痕美醜
剖腹產後如何照顧傷口呢?徐明洸主任建議,1星期內不能碰水,避免傷口感染;從術後至6星期,可使用含水凝膠成分傷口敷料,讓傷口維持利於上皮細胞移行的狀態,可加速傷口癒合,而敷料在吸收傷口滲液後會自動退黏,前5-6星期用水凝膠成分的敷料,每周換一次敷料。到了6星期以後,一直到6個月,可以使用黏著力穩定的疤痕貼片,緊貼傷口提供適當壓力,減緩來自疤痕附近皮膚承受的壓力,使覆蓋疤痕不易突起及擴張,可預防疤痕形成。此外,當敷料吸收傷口滲液會膨脹退黏無法貼合時應更換;若傷口有紅腫、灼熱、疼痛、惡臭分泌物,以及發燒等現象,可能是細菌感染,最好趕快就醫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白內障對視力殺傷力極大,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大約有十萬餘人因為白內障而需要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日前就有一名九十四歲老翁,因為白內障而視力大受影響,且每次就醫都坐輪椅,由外勞接送,但是在做完白內障手術後,竟然能自行去診所就醫,令他感覺有如重生般,人生又變得多采多姿,正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1歲的張伯伯近2周出現頸部劇烈疼痛,脖子轉動至左邊和輕按脖子肌膚時,疼痛最為劇烈,和之前落枕情況不同。經過就醫診斷發現,他的第一頸椎寰椎與第二頸椎樞椎的齒突間有明顯鈣化,確診為冠狀齒突症候群,又稱「偽痛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鄭文立醫師表示,冠狀齒突症候群一般最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0歲老翁,患有高血壓及攝護腺肥大病史,有長期服用藥物治療;不料,日前早上起床突然一陣暈眩、腳沒站穩,不小心跌倒撞到頭,所幸沒有大礙,家人趕緊帶至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治療攝護腺肥大及降血壓藥物產生副作用,造成姿勢性低血壓。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康宏銘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青少年正值發育時期,不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應得到妥善照顧,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共同推動青少年健康促進計畫,希望青少年能落實「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以達到投資年輕人之目標。依據國民健康署101及102年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